電視購物行業快速發展背后的“隱憂”
2、廣告存在的問題
《電視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專項調查報告》顯示,有電視購物經歷的受訪者主要通過電視購買的產品為手機等數碼類產品、首飾、衣物、家具用品、電器,而他們對電視購物廣告的評價比較趨于集中,78.19%的人認為電視購物“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而認為是“虛假宣傳和欺騙誘導消費”和“廣告內容低俗惡意炒作和違規宣傳”的比例分別為37.8%和22.8%。
3、服務存在的問題
《電視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專項調查報告》顯示,有電視購物經歷的受訪者對電視購物產品的售后服務的評價主要為:“廠家、銷售商、購物頻道互相推諉、售后服務沒保障”、“不履行三包等法規、退換修困難”、“售后服務周期長、成本高”等。其中互相推諉、售后服務沒有保障占50.4%,不履行“三包”等法規、退換修困難占33.6%,售后服務周期長、成本高占21.4%,僅有12.4%的有購物經歷的受訪者認為售后服務周到、退換修方便。
三、應對問題的措施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由于虛假宣傳、暴利運營,加之缺乏監管,電視購物公信力逐漸下降,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針對上述問題報告提出了以下兩個應對措施:
1、措施一
廣電部門必須對市場進行調研,確立行業準入門檻,比如電視媒體在選擇合作電視購物企業時要查驗其注冊資金,參與的企業要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和對社會的償債能力。此外還可以建立諸如企業繳納消費者權益保證金制度,有兩方面的作用,其一對電視購物企業有一定的約束。其二對消費者有一定的補償作用。交納保證金,如果企業能夠誠信經營,遵循市場秩序,保證金仍原數退還企業。而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利用保證金對消費者進行一定的補償,減少消費者的損失。
2、措施二
對于“短視企業”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企業創立者和高管,還可以實行市場黑名單和禁入制度,政府管理機構可收集消費者和媒體的投訴報道,將那些常常銷售名不副實產品的電視購物企業列入“黑名單”,透過媒體公之于眾,從而提醒消費者謹慎對待其推薦的任何產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