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產品橫行 倒逼我國防偽行業快速發展
三、我國防偽行業未來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防偽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國外的新技術、資本不斷涌入國內,與國內企業共享日漸發達的內需防偽市場,同時,國企利用已有的體制、資源和技術,市場優勢不斷做大,給民營資本的空間愈發狹小。但是也可以看到,隨著防偽和印制工藝的不斷提高,而規模化生產又不斷降低成本,防偽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會越來越高。未來我國防偽行業的需求點主要在以下幾個領域:
1、公共安全領域
信息化和電子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為公共安全領域犯罪的預防和打擊提供了愈加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平臺。例如2011年1月3日起,沈陽市1.7萬輛出租車開始安裝防偽標簽。防偽標簽將在1月10日正式啟用,到時“黑車”將無處藏身。
2、食品安全領域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重視,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和防范假貨侵擾成為食品領域的技術和管理難題,政府和消費者期待著簡便易行的技術為食品保駕護航,如何安全的走上餐桌成為新技術、新設備、新應用的熱點和難點。
3、藥品安全領域
根據《關于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電子監管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政策文件要求,至2011年4月1日,所有的基本用藥都要實現在流通過程中通過電子監管碼進行動態管理。這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醫藥商業企業和生產藥品的工業企業,涉及面較廣。按藥品電子監管碼工作推進的安排,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一律不得參與藥品招標采購。據推算,307種基本藥物藥品將涉及到3000多家藥廠,每年生產大約300-500億枚標簽的使用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