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快遞:“鐵老大”改革的第一槍
2013年6月15日起,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實施鐵路貨運改革,“高鐵快遞”成為鐵老大改革的第一槍,標志著鐵路貨運全面走向市場。
◆ 業務發展仍受到一定限制
一直以來,鐵動貨運在大宗商品上有較大的優勢,但在快遞方面,因其收費不靈活等原因而呈現出明顯的劣勢。數據顯示,國內快件運輸80%是用汽運,15%是航空,依靠鐵路等其他形式的還不足5%。“高鐵快遞”業務要全面開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1、運力不足
高鐵是專為客運體系打造的,其難以具備較大規模的運輸快件的條件。此外,高鐵雖然有快速、準時、不易受天氣干擾等特點,但“高鐵快遞”的配套措施仍不夠,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是快件的高峰時期,因客流量過大,可能就會顧及不上快件。
2、投入不足
在物流行業,利潤最豐厚的主要是末端“門到門”的配送環節,但因全國配送體系、信息化平臺等軟硬件的投入不足,目前鐵路快遞的“門到門”業務量仍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鐵路快遞的發展。
◆ 鐵路運輸投資將會增加
然而,近年來鐵路不斷開通的高速鐵路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鐵路擁有9.8萬運輸里程,其中高速鐵路網里程已達到9000公里,逐漸形成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格局,這些都為“高鐵快遞”奠定了基礎。因此,隨著“高鐵快遞”業務的開展,前瞻預計,鐵路運輸業在兩方面的投資將會大大增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