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大米”事件凸顯行業發展困境,大米行業整合勢在必行
1、“毒大米”事件凸顯行業發展困境
2013年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廣州餐飲環節抽檢情況,其中大米及米制品鎘超標率達44.4%。而在此之前,2013年4月17日,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8個批次鎘超標大米及米制品的品牌,其中兩批次的問題米粉(排粉)分別來自東莞市道滘金盈米制品廠和東莞市道滘聯合米制品廠。
廣州檢出“毒大米”事件持續發酵,凸顯出了大米加工行業生成混亂、流程質量控制不力的弊病。從大米加工行業的發展特點來看,“毒大米”事件凸顯了大米加工行業發展的困境。我國大米行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企業分散、盈利能力弱、管理混亂的特點。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業達到了5473家,資產總額達到了3207.47億元,銷售總額達到了9841.90億元,但是行業毛利率不到4%。
從不同規模的大米加工企業看,我國大米加工行業以小型企業為主,2012年,小型企業資產總額占行業的比重達到了71.30%,銷售收入比重占行業的比重達到了77.49%,銷售利潤占行業的比重達到了81.13%。
2012年大米加工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經營規模結構情況(單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