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醫療行業的標準化之路
智能醫療,醫改前進的另一條腿
醫療衛生事業作為現代化程度較高的領域,對物聯網的應用和普及要求更為迫切。經過長足的發展,現階段已有很多醫院建立了監控系統,配備和研發了各種信息系統,使得醫院的可視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鑒于目前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水平較低,監控的感知手段校為單一,智能化管理仍存在不少死角,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同時各種信息系統尚存在兼容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如火如荼,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過去的幾年,關于醫藥分離、藥品招標模式等的研究此起彼伏,總結起來,其實都是把焦點放在了“看病貴”這一個點上。
我們的國內人口基數決定了我們對醫療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然而國內現有醫療資源供給不足的現實是導致看病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不能單靠建設醫院、盲目從數量上增加醫療資源來解決。更可行、也是更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提高現有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智能醫療系統充分利用物聯網快速、高效等特點,能夠有效地提高醫院運行效率,減少病患等待時間,降低醫院的診療壓力;將大、小醫院連成網,可以有效地分配醫療資源,引導病患到合適的地方就診。智能醫療,可以深入到醫療行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遠程醫療、電子病歷、倉儲物資管理等方面,在每一個細節上提高效率,進而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醫療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智能醫療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并且涉及的周邊產業范圍很廣,設備和產品種類繁多,一大批行業、產業將因此而受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