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李寧們的救贖之年
曾經的中國體育用品第一品牌遇到麻煩了,遇到大麻煩了。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休閑服行業消費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李寧集團2012年收入比上一年減少了24.5%;虧損19.79億元;負債總額42.2億元,資產減少12.97億元;平均每天關店5家。也就是說2012年李寧集團關閉了1821家店,這大概是個什么概念?
不管是什么概念,反正李寧現在的麻煩是大了,庫存高企,虧損嚴重必定是李寧集團2012南的關鍵是詞。2012年的存貨總量就超過9億元,虧損達到19.79億元,這可能是近年來之最了吧。按照2012年的銷售速度,李寧集團要消化現有的庫存至少也要兩個月。這意味著2012年也是李寧集團清理庫存的關鍵之年。
但是高庫存及虧損的背后是李寧集團可能面臨的現金流壓力。除了融資之外,李寧集團似乎還想通過開拓新的市場來補充現金流。根據李寧集團的消息:公司將進軍童裝市場,以彌補體育用品市場下滑對公司造成影響,以及補充現金流。于是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不禁要問:這樣可行嗎?
庫存高企、應收大幅下將不是李寧集團一家的問題,這是李寧們的問題,甚至是全行業的問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休閑服行業消費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限額以上服裝零售總額為6177億元,同比增長17.7%,較2011年下滑了7個百分點,接近400億元。也就是說我國整個休閑服飾行業的增速已經放緩,特別是在經濟下滑的預期越加強烈的今年,這種增速放緩的趨勢更加不可避免,特別是前2月的增速只有9.5%,低于歷年來2月份的增速。
經濟下滑預期越加強烈,消費者的錢袋就捂得越緊,對李寧等品牌服飾的替代效應就越加明顯。消費者的如此預期必然會進一步加劇李寧們2013年經營的困難,稍有不慎就會出現2014年還在處理2012年的庫存。李寧集團進軍童裝市場根本無法解決庫存與現金流的問題,還極有可能帶來新的庫存。成人消費支出已經縮減,成人們不會縮減兒童的服裝支出嗎?再窮不能窮孩子在這里肯定不適應。
因此,面對今年的經營困境,對李寧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擴大戰線,而是消化庫存,挖潛增效,提升單位效能,以提升經濟效益。基于此,前瞻產業研究院休閑服飾行業研究小組認為:
首先,李寧們應該在庫存消費化做好做實,避免2014年還在處理2012年的庫存。同時也要充分估計到庫存處理過程可能對2013年產品銷售可能造成的影響。特別是經濟增速放緩的周期下,消費者者的替代效應發生的概率極高。在生活質量和品牌服飾之間,品牌什么都不是,品牌不是生活質量的必需品。我想持有這種觀點的超過99%吧。
其次,加強對加盟店的管理。現在我國休閑服飾企業的銷售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加盟+自營,而且加盟商的占比處在較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對銷售終端的銷售情況基本上失控,更多的企業只知道已經把貨壓到加盟商那里了,并不清楚加盟商的銷售狀況如何,這也加大了企業應收賬款額度,增加產生壞賬的風險。2012年李寧集團的應收賬款達到24億多元,周轉率只有可憐的2.6次左右。
第三就是企業應該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在企業內部實現挖潛增效,提高費用支出的控制能力,削減廣告、行政等支出,拓展新的營銷渠道,提高營銷成效。同樣以李寧為例,2012年的李寧的費用支出增幅超過25%,如果與費用支出與2011年持平,2012年的虧損將減少一半。但是面對下滑的市場李寧集團感到迷茫與失措,營銷費用大幅增加,但效果并不明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