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業爆發在即
從價格方面來看,與GPS相比,北斗產業鏈最大劣勢在于芯片價格。目前GPS單模芯片價格在5-10美元之間,而北斗芯片價格是其3倍以上。不過對于芯片制造這種極具規模效應的產業而言,發展初期成本較高在所難免,GPS在發展初期價格同樣較高。目前我國政府對北斗產業的態度是大力扶持,2013年或將出臺更多扶持政策。當吸引更多國內外廠商進入北斗行業后,規模效應和市場競爭將迅速拉低成本,北斗產業鏈在衛星導航市場的份額也將快速提升。
從推廣渠道來看,且不論軍事、海洋漁業、氣象監測、災害救援等專業市場,我國政府部門此次針對北斗系統在交通領域進行推廣,我國龐大的交通工具數量及增長速度意味著北斗產業廣闊的市場前景。截至2011年,我國擁有公路危化品車輛、大型客車約40萬輛,其他類型貨車及中小型客車,規模則達1180萬輛。如果在2013年下半年,“兩客一危”推廣的北斗示范工程擴張至全國,且滲透率逐漸提升,每個車輛北斗導航終端以1000元計算,那么北斗導航終端在現有的“兩客一危”車輛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122億元。此外,我國公務車擁有數量超過200萬輛,北斗導航系統在公務車上也有望推廣。
同時,交通部此次采用行政手段來進行推廣不免讓人對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競爭力提出質疑。前瞻產業研究院歐陽新周認為,通過上述分析,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盡管政府部門采用行政手段進行推廣的方式有待商榷,但推廣的領域有限,大部分局限在專業領域。大眾消費領域如小型轎車車載導航系統、手機智能移動領域等才是檢驗北斗導航系統市場競爭力的試驗田地,至于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