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藥市場,緣何政策與市場雙輪仍難驅動?
近年來,兒童看病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一方面源于家長對于兒童健康問題的越來越關注,另一方面,兒童看病“缺醫少藥”供需性矛盾進一步凸顯。缺醫問題是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普遍存在性問題,而“少藥”則和目前我國藥品市場發展不符。
2012年11月30日,在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二屆三次理事會上提出,未來國家將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先考慮將兒童專用藥品納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計劃,提升兒童藥品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另外,為鼓勵兒童用藥的研發、生產和使用,國家發改委將研究調整兒童用藥的價格管理方式。這是繼2012年5月28日SFDA召開兒童用藥安全座談會、9月19日全國政協舉行“兒童用藥問題”專題研討會后,國家相關部門第三就就兒童用藥問題展開的討論。兒童用藥問題多年來一直被多次提及,為何直至現在還未有大的實質性的進展?前瞻分析認為,出現該種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利益所決定的。
國內兒童用藥市場現狀:生產企業少、品種少、劑型少、規格少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市場90%的藥物都沒有兒童劑型,3500多種化學藥品制劑中,供兒童專用的不足60種;全國6000多個藥廠中,只有首都兒童制藥廠、哈藥集團兒童藥廠等10余家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產品中涵蓋兒童用藥的企業也只有30余家。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1年底,我國0-14歲兒童數為2.2億,未來兒童用藥市場潛力其實是非常大的,按照南方醫藥所的預測,未來中國兒童用藥銷售額將繼續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669億元。既然如此,為何國內制藥企業對于兒童用藥生產熱情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研發難度大、成本高、風險大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