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
近年來,現代煤化工雖然受到低油價沖擊和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影響,但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成熟度的提高,市場競爭力有所增強。截至“十三五”末,我國已建成8套煤制油、4套煤制天然氣、32套煤(甲醇)制烯烴、24套煤(合成氣)制乙二醇示范及產業化推廣項目。產業集中度也大幅提升,已形成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鄂爾多斯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等多個現代煤化工產業集聚區,園區化、基地化發展的優勢初步顯現。
在2022年6月28日召開的2022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發布了《2022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詳細介紹了24種重點石化化工產品2021年產能情況及2022年相關預測。
現代煤化工方面,2021年中國煤制油無新增產能,總產能保持823萬噸/年不變;全年產量679.5萬噸,同比提高30.2%;置開工率82.6%,較2020年度提高19.2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煤制油產能保持不變。
2021年中國煤制天然氣新增產能10.2億立方米/年,總產能達到61.25億方/年;全年產量44.53億方,同比減少2.32億方;全年有效產能利用率83.1%,較上年度降低8.6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煤制天然氣產能保持不變。
2021年中國煤(甲醇)制烯烴無新增產能,總產能保持1672萬噸/年不變;全年產量1575.2萬噸,較2020年增加62.7萬噸,增幅4.1%;裝置開工率94.2%,較2020年度提高3.7個百分點。2022年煤(甲醇)制烯烴新增計劃投產項目3個,新增產能100萬噸/年,到2022年底總產能達到1772萬噸/年。
2021年中國煤(合成氣)制乙二醇新增產能186萬噸/年,總產能達到803萬噸/年,增幅30.1%;全年產量322.8萬噸,較2020年度增加22.6萬噸;因煤(合成氣)制乙二醇產品質量仍存在差距,且投產項目多導致開工率下降至40.2%,同比降低10.1個百分點,拉低了乙二醇產品總的裝置開工率,至使我國乙二醇裝置的開工率水平較低(不到60%)。2022年中國煤(合成氣)制乙二醇新增計劃投產項目6個,新增產能400萬噸/年,到2022年底總產能有望達到1203萬噸/年。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圖表1:2020-2021年中國現代煤化工產品產能和產量(單位:萬噸/年,萬噸,億立方米/年,億立方米)
傳統煤化工方面,2021年中國焦炭產量為4.64億噸,較2020年減少了0.07億噸,同比減少1.49%,但總體來看,中國焦炭產量較為穩定。
2021年中國電石產能3800萬噸/年,同比減少200萬噸/年;產量2900萬噸,較2020年多產12萬噸;裝置開工率76.3%,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產能仍過剩。預計2022年電石產能不變,下游BDO、PVC需求強勁,開工率進一步提高。
2021年中國合成氨產能6488萬噸/年,凈退出49萬噸/年;產量5909萬噸,同比提高0.4%;裝置開工率91%,提高1個百分點;凈進口量77.3萬噸,表觀消費量5986.5萬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圖表2:2020-2021年中國傳統煤化工產品產能和產量(單位:萬噸/年,萬噸,億立方米/年,億立方米)
《煤炭工業“十四五”現代煤化工發展指導意見》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末,建成煤制氣產能150億立方米,煤制油產能1200萬噸,煤制烯烴產能1500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800萬噸,完成百萬噸級煤制芳烴、煤制乙醇、百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千萬噸級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示范,建成3000萬噸長焰煤熱解分質分級清潔利用產能規模。轉化煤量達到1.6億噸標煤左右。在政策有序指導,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和下游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煤化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良好。
前瞻根據近年來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結合相關政策規劃中提出的煤化工產業發展目標,初步預測2022-2027年間中國煤化工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5%,至2027年末,中國煤化工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圖表3:2022-2027年中國煤化工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