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飼料是畜牧業的重要基礎,為畜、禽生長提供能量與營養,是畜牧生產成本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近年來,國內飼料行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增長速度放緩,全國飼料產量在2013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2014年同比增長3.8%,2015年同比增長1.4%,2016年同比增長4.5%,2017年同比增長5.9%。在2018年,農業農村部重點跟蹤的180家飼料企業前11個月的總產量同比下降2.18%。相比行業整體產能過去多年的大幅擴張,下游養殖環節的飼料需求逐漸趨穩,甚至在一些區域還因嚴格的環保政策要求開始限養、禁養,造成飼料行業供過于求,產能利用率偏低,整合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飼料企業的數量從10000多家下降到7400多家。此外,由于下游養殖業的需求存在明顯的周期波動性,使得飼料業的銷量和利潤水平也發生周期性的上下波動。
2018年"非洲豬瘟"(非瘟)的爆發必將對國內生豬養殖、生豬飼料行業乃至對整個養殖、飼料、動保、屠宰等行業都帶來非常深刻的影響。在非瘟有效疫苗生產上市前,非瘟在國內很可能將長期存在。
非瘟對飼料行業的影響巨大且深遠。生豬存欄的大幅下降對以豬飼料為主的中小飼料企業將是毀滅性打擊,養殖戶對飼料企業的需求也將轉變的更為徹底和快速:
圖表1:非瘟對飼料行業的影響
綜上,非瘟對行業的影響仍未完全明朗,很多情況也不斷地發生變化,現在的判斷可能也隨之變化。在行業影響因素快速變化階段,公司首先必須堅持自身的發展邏輯,保持企業的戰略定力,抓住公司發展核心要素;同時在自身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也不應錯失快速壯大的機會。
非瘟對公司的飼料業務既是巨大挑戰,同時也是重大機遇。非瘟爆發后,養殖戶對飼料的需求發生根本性改變,有產品競爭力、服務能力的企業將得到充分體現。公司作為豬飼料的后發進入競爭者,一直以產品力研發、服務力提升為競爭核心,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堅持開拓對養殖戶的服務能力,具有較強的產品開發能力和服務能力,豬飼料行業巨變對我們來說也是難得機遇。非瘟的爆發必然會加速飼料行業的整合,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大部分中小飼料企業被逼退出后,會留出較大的市場空間,公司在豬飼料市場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匯總飼料行業的幾家上市公司數據如下,2018年銷售費用占收入比重在2%-7%之間波動。
圖表2:2018年中國飼料行業代表上市企業經營數據(單位:億元,%)
圖表3:2018年中國飼料行業代表上市企業銷售費用(單位:億元,%)
匯總各個企業的代表性營銷策略總結如下,各有優勢,如價值服務營銷、總成本領先造產品、持續強化大客戶營銷與方案營銷能力,經銷+直銷并側重本地化營銷、體驗培訓并舉和鞏固養殖基地等。在非瘟的背景下,無論是何種銷售方式,主打安全才是第一位。
圖表4:飼料營銷策略匯總
感謝您的提問,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