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下回復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或購買建議!全球羊絨主要生產國家有中國、印度、蒙古、伊朗、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其中中國由于勞動力資源廉價、上下游產業發展較好,中國成為了全球主要的羊絨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羊絨生產能力約占全球總量的60%。 原料、勞動力成本和產品數量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使我國羊絨制品在國家市場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羊絨產量超過1.9萬噸,而據統計全球羊絨產量大約在2萬余噸。中國羊絨產量占全球總產量比重在80%以上,年出口無毛絨3000多噸,約占全球羊絨貿易量的60%。
中國羊絨產地分布較為廣泛,包括內蒙古、新疆、遼寧、陜西、甘肅、山西、山東、寧夏、西藏、青海等省、區,其中以內蒙古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好。
-
邀請演講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絨毛進出口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出口額價格較去年有明顯上漲。2018年我國絨毛及其制品(包括無毛絨、精梳山羊絨、粗疏山羊絨、羊絨衫、羊毛條和羊毛衫)出口額為28.09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2.71億美元,上升了10.68%。 羊絨作為我國在世界上的優勢產業之一,國內具有較大的優勢,因此,預計未來行業的發展將趨向于高、深、尖等方面。
1、加工產業深度化
由于中國取消了對無毛絨的出口退稅,國際羊絨加工產業向中國境內轉移,這樣將會導致我國羊絨的產需供求將定位在成品上,必將會使無毛絨的半成品出口減少,羊絨制品出口增加。
2、高檔化和品牌化
隨著消費者更加追求羊絨制品的個性化、舒適化、品牌化和時尚化。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羊絨加工企業及其產品必須盡快推進產業全面升級,實現羊絨制品向時尚、高雅、品牌、質量的方向發展,提高羊絨制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使中國羊絨產業不斷地向國際化延伸。
3、牧工貿一體化
隨著行業企業在羊絨產業鏈中的拓展,為實現從上游到下游的共同發展收益"企業 基地 牧民"的羊絨產業化模式將會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羊絨養殖業和加工業的協調發展,是今后羊絨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4、重視技術研發
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具備優質產品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控制能力,而這是以技術領先、生產工藝領先為保障。因此,業內領先企業通常以提高生產工藝、自動化和提高生產質量為主要研發方向。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