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木屋木結構的深度研究報告還請聯系公司客服,下文僅提供簡單的分析。
特別是在一些大的城市,由于國外技術的引進和開發商的參與,木結構房屋的建設成為一個新熱點。從總的趨勢來看,基于中國巨大的市場,此類房屋的開發具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木屋行業前景看好
從國家戰略的能源角度考慮,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建筑及其運行的資源消耗和環境負擔日益嚴重,減少建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是全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木結構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綠色節能建筑產業化政策,是我國木材工業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充分體現生態、節能、環保的先進理念,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建筑設計、施工技術、環境與美術提出的要求。國家有關規范已經允許木結構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為木結構應用形式和范圍的不斷創新和擴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除低層的居住建筑外,木結構還可以應用在景觀營造、古建維護、道路和橋梁修建等工程中。
在產業層面,木屋行業產業鏈長,涉及林業、機械、建筑、環保、化工、旅游、文化、房地產、園林、建材等多個行業,并具有環境友好、健康可持續等特點,對于多個行業市場的發展,有明顯帶動效應。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提到綠色住宅、生態住宅、健康住宅等新的概念,反映出市場對居住的概念正發生質的變化。實現住宅質量質的飛躍,是提高人們的居住品質,保護需求、培育需求、刺激需求的基礎,是我國未來住宅建筑發展的方向。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十五"期間,全國城鄉住宅累計竣工面積57億平方米,其中城鎮住宅竣工面積27億平方米,絕大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只有不到1%為木結構建筑,根本無法滿足不同經濟水平、生活層次人群的需要。
目前,在我國,木屋、木結構建筑的應用基本上還是局限于園林建設、旅游景點、休閑度假、古跡建筑等一些特定場所,所起的作用也是著眼于點綴與裝飾。而在民用住宅方面,全木結構的建筑寥寥無幾。即便是用于裝飾或休閑的戶外木結構產品也數量有限,人們傳統上更加習慣于使用磚、石、鐵藝等為材料的戶外裝飾建材。
而在本質上,木屋是一種建筑形式,應當充分應用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并且,木結構房屋在安全、保溫、節能、環保、舒適、結構靈活性等方面有著傳統磚混結構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正好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的與環境相和諧的愿望。目前在我國的上海、北京、深圳、大連、廣州等大城市,財富人群對于別墅型木結構房屋具有很大的需求,作為住宅建設重要形式之一的小型獨立式木結構住宅正好滿足此部分消費群體的要求。
同時,國家提出宜居、低碳、環保、智能等城市發展理念,不僅有利于全面提升人們居住條件的品質,同時也為環保型木屋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就全國范圍來講,木結構房屋的市場基本還是空白,潛力巨大,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木屋行業剛起步
木結構房屋的建設在我國剛剛起步,由于它具有許多優良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在未來的建筑市場中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當前,我國木屋生產及相關配套產業的正規企業僅有二百家左右,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佳木斯、廊坊、濟南、青島、南京、蘇州、杭州、湖州、廈門、廣州、汕頭、西安、太原、鄭州、武漢、長沙、合肥、昆明、成都等城市。其中,東北、北部沿海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企業數量占70%以上,產值占90%以上。
而這些企業的業務范圍也大多局限于本地或鄰近的周邊區域,全國性的品牌或企業還寥寥無幾。
在技術上,目前,我國企業生產木屋主要還是使用進口木材,北方地區主要用俄羅斯進口材,南方地區主要用北美進口材。在原材方面,進口木材占了將近70%,國產落葉松和其他竹木材料,僅有少量運用,進口材與國產材比例嚴重失調。
國產木材存在價格高、防腐弱、強度差的缺點,市場競爭力薄弱,國內企業在加工高強度結構建筑木材技術上,與國外同行還有很大差距。
同時,木屋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國家都有木結構建筑規范和標準,我國現有的有關標準與國外有較大差異。目前新的木結構住宅設計、材料及施工的標準和規范尚未出臺。制定出一個符合國情且兼容各國規范的木結構建筑標準體系,是推動木結構房屋市場發展的關健。
與其他建筑、裝修行業相比,我國木結構產業的規模還非常小;與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加明顯,還處于初級起步階段。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