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盡管發展油茶產業,既有利于國家糧油安全,也有利于節約耕地,還有利于水土保持,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多年來油茶產業一直未發展壯大起來,始終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狀態。土茶油也稱山茶油,是從其新鮮果實中榨取的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一直以來作為皇家貢品被廣泛使用。然而我國土茶油行業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市場上還沒有真正能夠覆蓋全國的土茶油品牌。
茶油主要是經油茶籽壓榨或由茶枯餅浸提而成,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歷史,與油橄欖、椰子、油棕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核桃和油桐并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以一價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主,還含一定比例的亞油酸等高價不飽和脂肪酸,茶油易貯藏,不易被黃曲霉污染,容易被人體吸收,具有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和常見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油茶樹生長于低丘崗地,遠離城市眾多的污染源,由于自身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因此極少打農藥,對環境不會產生很大污染,農藥殘留極低,是綠色無公害食用食品。廣西、江西和湖南的部分企業已申請到了茶油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市場開發前景廣闊。且在國家政策、資金的扶持下,全國各地油茶產區興起了一輪油茶發展新高潮,油茶產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近年來,我國加大對茶油行業的扶持力度,2014年茶油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07.54億元,同比增長11.03%;2017年,受原料價格提升影響行業產品全線提價,但提價后消費者的接受能力與產品本身自我推廣能力下降,茶油行業市場規模下降為454.56億元,同比減少6.43%。
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茶油與相關品、替代品的價格相關性大
茶油的相關品主要是指其上游和下游的產品,茶油的上游產品主要有油茶籽,下游產品主要有茶枯餅、茶油膠囊、茶油化妝品等。茶油是油茶籽的下游產品,根據對湖南油茶產區的調研,每千克油茶籽大約壓榨出0.25千克茶油和0.75千克茶枯餅(耗損除外)。茶油的價格與油茶籽和茶枯餅的價格存在著密切關系,油茶籽的產量和價格直接影響到茶油的產量和價格,當油茶籽產量少,收購價格高時,茶油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茶枯餅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可廣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紙、化學纖維、紡織、農藥等領域,茶枯餅中仍存在10%的茶油,經浸提后的余餅可繼續提取4%的高品質茶皂素,提取完茶皂素的余粕中,還含有12%-16%粗蛋白、30%-50%淀粉和較豐富的木質素,飼用價值很高,稍作加工即可作為禽、畜、魚的優質飼料。隨著茶油加工企業對茶枯餅進行精深加工,企業對茶枯餅的需求越來越大,拉動了茶枯餅的價格上漲,利用茶枯餅浸提出的茶油價格也會上漲。茶油價格除了與油茶籽和茶枯餅價格高度相關外,花生油、豆油、菜籽油、橄欖油等茶油替代品對茶油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橄欖油,因其與茶油具有許多共同的特性,影響更大。
(二)茶油壓榨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消費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我國的油茶籽有霜降籽和寒露籽兩種,而以霜降籽居多,因此收獲時間集中在11月中旬,新茶油的上市也集中在隨后幾個月。由于茶油易儲存,茶油生產企業都會在油茶籽收獲的11月份進行集中釆購,并在隨后的2、3個月內集中加工、儲存以供日后銷售。因此,在油茶籽上市季節,茶油生產企業為了保證茶油的生產,保住市場份額,即使油茶籽的價格較高也不得不進貨備庫,這就需要承擔茶油日后下跌所帶來的虧損風險。
從茶油流向來看,多數茶油企業采取就近加工、就近銷售,因此中國茶油的傳統消費區域是茶油的主要生產區域——南方各省區。包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14個省,而其它地區因生活習慣等原因很少食用茶油。
(三)茶油市場價格較高,市場規模較小
茶油的作為高檔食用植物油,市場價格較高,目標顧客群主要是食用油市場的高端消費者,市場規模較小。當前,茶油的銷售價格比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等日常食用油高出了5-6倍,限制了一般消費階層對茶油的消費。
(四)產品知名度低
目前我國食用油的消費以豆油、菜籽油等普通油品為主,盡管茶油憑其高度的營養價值而有著"東方橄欖油"的美譽,但國內一般消費者對其認知度仍不高,需要國家和相關主管部門加大行業的宣傳,增強大眾普及度。另一方面油茶企業也要重視品牌建設,增加一定的廣告宣傳投入,扭轉消費者觀念的同時,形成品牌影響力。
(五)銷售渠道單一
茶油產品尚未充分被消費者所接受,究其根源還是茶油企業對產品的宣傳力度不夠,尤其是對茶油特殊功效的宣傳。企業對產品宣傳的手段單一,宣傳資金投入不足。再加之多數企業還未真正形成自己的銷售網絡,銷售渠道單一,大都采取商超的形式,所造成的影響有限。
(六)油茶培育及投資回報周期長
林業的經營特點是時間周期長,油茶林經營亦不例外。油茶林一般5年左右才會產籽,而8年左右達到穩產期,投入資本的回收期限比較長,因此資金占用成本比較高,資金使用成本對舉債經營者是不小的考驗,也會抑制外部資金流入的欲望。 再加之油茶林基地分散,經營管理難度大。油茶林主要位于低山丘陵地帶,不易于機械化作業、集約化經營,加大了業主經營管理成本。
(七)茶油企業融資困難
無論是新造油茶林還是原有低產林進行改造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但多數油茶產地都地處山區,經濟實力弱有缺少及時的財政支持,因為興建油茶林無論是對較貧困山區的地方政府或是茶農都是一筆巨大的財政負擔。再加之茶農們融資的手段單一、渠道有限,資金困難等一系列因素也嚴重限制當地農民的種植熱情。
(八)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低下,綜合利用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油茶行業監管還不夠完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精煉能力不足,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比較低下,大多數企業對油茶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不高,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很少,造成資源浪費,效益偏低,這種簡單低效的開發模式與我國積極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的整體戰略不相匹配,制約了油茶產業的發展。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