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從拼多多到榨菜、方便面、二鍋頭,低價商品的生意越來越好。康師傅控股2018年半年報顯示,方便面銷售額達111.34億元,同比增長8.4%。泡面搭檔涪陵榨菜上半年也不錯,實現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34.11%。正是低價商品的火熱使得人們產生了消費降級的錯覺。研究表明,低價商品大賣跟消費降級無關。據了解,涪陵榨菜業績增長的主因是其價格的大幅增長,而方便面市場營收增長的關鍵原因是行業整體向中高端的轉型升級,推動平均售價的不斷提升。
我國民眾消費真的降級了嗎?"消費降級"意味著恩格爾系數的變化,即花費更少支出在不必需環節。但從恩格爾系數看,截至2017年一直在穩定下降,而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上的支出近年整體上升,2018年上半年與2017年上半年持平,醫療保健上的支出上升比較明顯。可見,消費行為仍處于升級通道。
由此可見,低價商品賣得好與人們消費結構的調整有關。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近幾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食品煙酒、衣著等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比重逐年走低,交通通信、教育文娛、醫療保健等服務類消費比重不斷攀升。部分群體的"消費降級"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居住、汽車、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支出的增多,在總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對生活必需品消費的壓縮,體現出的是消費結構的調整,其實質正在經歷消費升級。
總結認為,不是我們的消費能力和水平下降,而是消費結構在改變。花錢買東西的少了,花錢買服務的多了,關注物美價廉的同時,也更舍得"花大價錢買好東西"。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