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民受教育的水平越來越高,法律意識也越來越濃烈。反映到市場上,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我國律師事務所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逐漸走上了正確的方向與軌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律師事務所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自1979年律師業恢復以來,行業規模一直成指數增長。目前,全國共有律師事務所近2萬家,執業律師23萬多人,律師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其中北京擁有1415家律所,從業人員22418人;上海擁有1078家律所,從業人員達到12562人;廣州、深圳分列三四位。西部地區有律師事務所4000余家,律師4.3萬多人,占比均為全國的20%左右。
而從律師事務所刑事、民事、行政、非訴、顧問、咨詢六大類業務數量2005年以來增長發展情況來看,刑事訴訟業務數量變化急劇,這主要與近幾年的政治社會環境有關;民事和行政業務增速相對穩定,其中民事是我國大多數律師事務所的主要案源。從整體來看,未來幾年,隨著宏觀經濟平穩發展、IPO審批的再次啟動以及居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律師事務所的收入將會繼續增加,預計到2021年行業收入規模將達到710億元左右。
不過,中國律師事務所行業也存在這明顯的問題。比如,盡管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近年來,中國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數量的增長趨勢卻并不明顯。與其他從屬于商務服務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相比,差距甚大。中國律師事務所近年來之所以表現出波動性以及增長瓶頸,主要是因為律師事務所業務選擇偏重訴訟、企業組織流于形式、主導能力素質偏低、創新內容又僅限于業務等。因此律師事務所要取得更大的發展,必須提倡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重視軟硬件的共同建設、律所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要認識到律師事務所與傳統企業的結構差別等。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