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二五”工業經濟發展規劃
六、保障措施
(一)落實產業政策,加快結構調整。
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和《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結合省情實際,嚴把產業準入門檻,加大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控制力度,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加強產業政策與電價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對高耗能行業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超能耗企業執行懲罰性電價。支持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積極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有選擇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區域間產業協調發展。保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及技術先進性等相關政策的統一性,注重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把科技創新作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推進工業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結合我省產業特點,在支柱產業和重點行業領域,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組建新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相關領域和行業技術中心,建立健全技術推廣體系,組織實施重大示范工程,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設立全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推進重大技術攻關,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瓶頸,廣泛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引導企業向依靠技術創新的發展方式轉變,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增強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能力。加強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建設,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
(三)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推進項目建設。
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甘肅發展、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機遇,積極與國家產業政策、投資導向相對接,圍繞規劃布局和行業發展重點,按照“在建一批、上報一批、論證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以企業為主體,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積極推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土地預審、環境評價、節能評估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對在建項目的協調力度,促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與中央企業、國內大型企業的合作,以資源、市場引項目促項目,實行項目落地工作責任制,落實各類戰略合作協議,以大項目促大發展。加強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創新項目宣傳推介的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的軟硬環境,營造重視項目建設、支持項目建設的社會氛圍。
(四)加強金融服務支持,拓展資金籌措渠道。
充分發揮大型骨干企業在資源及生產要素整合中的主導作用,形成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體的融資平臺。支持我省國有企業實施增資擴股和股權轉讓,引進大企業特別是央企參與經營,增加項目投資,放大資本效應。利用資本市場功能,支持企業通過發行債券、中期票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增資擴股、股權和創業投資等方式進行融資,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協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大幅度增加工業信貸投放。促進融資擔保業務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擔保再擔保機構管理和政策支持體系,切實增強擔保再擔保能力,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等專項資金支持。增加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對工業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給予支持。增加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引導銀行貸款、社會資金投向,切實加大工業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五)強化資源保障,促進可持續發展。
充分發揮資源開發轉化對工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積極借助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開展資源整裝勘查,加大資源開發力度,促進資源開發轉化,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按照“先易后難、重點突破、全面推進”原則,重點抓好成礦區帶和優勢礦產勘查,在能源、金屬、非金屬等礦產勘查方面實現新突破。切實改變傳統資源開發模式,加強對尾礦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實現廢物再利用和資源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優化資源配置,引導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切實提高資源開發整體水平,實現規模開發、快速轉化、循環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礦產資源產業體系。積極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支持重點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在國內外建立后備資源基地,形成更加可靠的原料供應渠道。
(六)創新體制機制,努力優化發展環境。
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實施企業兼并重組。支持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控股、參股省內企業,“借船出海”、“借雞生蛋”,做大做強省內骨干企業,做大產業規模。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優惠政策,放手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形成以大企業為主體、中小企業為補充的發展格局。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改善硬軟件投資環境,切實提升對外開放、合作的水平和質量,形成以大開放推動大開發,以大開發推動大發展的局面。立足向西擴大開放、向東承接產業轉移,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深化與周邊省區、東部省區合作,更大規模引進大企業、大項目,更好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培養、引進和使用高水平研究開發人才、高技能生產人才、工業設計專門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特別是加強行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培養和引進。
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已出臺的促進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細化制定更大力度的產業扶持、金融服務、土地供應、資源配置、環境評價、科技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協同發揮支持、幫助和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加強行政效能建設,著力改善服務質量,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場秩序。簡化審批程序,加強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擔保融資、信用服務、技術支持、法律服務等全方位服務。大力發展社會中介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管理中的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