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三、推進礦區土地復墾
嚴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土地復墾準入管理。嚴格落實土地復墾方案審查制度,新建(改、擴建)礦區項目沒有土地復墾方案的不予受理采礦權申請。嚴格按照土地復墾方案實施土地復墾,做到與開采工藝相結合、生產建設統一計劃、同步實施。堅持預防和控制相結合,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破壞土地面積、降低破壞程度。土源豐富的地區,在廢料上覆土后種植,恢復農業生產;土源不豐富的地方,可以選擇抗旱性強、耐瘠薄的樹種,在廢料上直接種植,努力實現“邊開采、邊保護、邊復墾”。建立土地復墾監測制度,將礦區土地復墾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礦山企業年檢內容。
加強礦區復墾土地的權屬和利用管理。堅持“誰破壞、誰復墾”,落實土地復墾責任。對歷史遺留廢棄地,積極推行“誰投資、誰受益”,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的土地復墾多元化投融資渠道,鼓勵各方力量開展礦區土地復墾,同時要用好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確保土地復墾不欠新賬,快還舊賬。到2010年和2015年,新建和在建礦山毀損土地全面得到復墾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復墾率分別達到60%和80%,完成礦山恢復治理面積分別為5000公頃和2000公頃。
近期通過實施平原區砂石坑治理工程、磚瓦用粘土坑治理工程及山區閉坑非金屬固體礦山環境治理工程等礦區土地復墾工程,促進礦區土地復墾。建立土地復墾示范區,加強土地復墾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
專欄十 北京市礦區土地復墾工程
1.平原區砂石坑治理工程(2008~2010年):涉及區縣為房山、門頭溝、豐臺、大興、石景山、海淀、朝陽、通州、順義、昌平、懷柔、密云、平谷等地。治理砂石坑總面積2535公頃。
2.平原區磚瓦粘土坑治理工程(2008~2010年):涉及區縣為房山、門頭溝、豐臺、大興、海淀、朝陽、通州、順義、昌平、懷柔、密云、平谷等地。磚瓦粘土坑治理面積661公頃。
3.山區閉坑非金屬固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2008~2015年):重點對全市關閉和歷史遺留非金屬礦山露天開采造成的地形地貌的改變及被破壞的土地資源進行治理。
第七章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區際合作
加強和拓寬北京市與相關省、區、市以及國外在礦產資源領域的經濟技術合作,鼓勵和引導大中型企業到市外開展勘查、開發,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高能源、重要金屬和非金屬的保障程度,引進先進技術,促進礦產資源開采業轉型。
一、提高能源等礦產的保障能力
積極開拓各種渠道,建立區域內的分工合作機制,發展區域間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等多層次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合作,充分利用市外資源和市外礦產品市場,積極開拓各種渠道,建立穩定的市外礦產資源供應基地,提高對煤炭、石油、天然氣、建材等礦產資源的需求保障能力。
煤炭:加強與山西、內蒙古、河北等優質煤炭基地的區域合作與聯系,支持大中型煤炭能源開發企業“走出去”,尋找能源開發接續基地,確保煤炭供應安全。
石油:緊密聯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積極參與投資勝利、遼河、中原、南堡、渤海等油氣田的開發利用合作,并積極開拓和利用中俄石油管道以及引入中東等海外石油資源。
天然氣:積極參與勝利、遼河、中原、南堡、渤海等油氣田的開發利用合作,完善陜京二線輸氣工程,抓緊建設唐山曹妃甸液化天然氣(LNG)一期工程(600萬噸/年),保障北京天然氣穩定供給。
建材:加強與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周邊省區在砂石、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灰巖、制灰用灰巖、磚瓦用頁巖、浮石等建材非金屬礦產開發領域的合作,建立政府間區際合作協調機制,穩步提高非金屬建材的保障能力。探索建立跨區域的資源補償機制,在首都和周邊省區之間,建立起互補、良性的非金屬建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模式。
二、鼓勵和引導礦山企業異地勘查開發
按照優勢互補和比較利益的原則,加強區域間政府協作,充分發揮市內礦山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優勢,支持和引導煤炭、鐵礦等礦種的大中型企業參與西部和東北等地區的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發利用,促進資源勘查開發的產業轉移。
三、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技術合作
加強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先進省(區、市)的交流和合作,積極引進國內外在治理煤炭采空區塌陷、地面沉降監測、金屬礦山水土環境污染治理、礦區土地復墾、石灰巖礦山環境治理,以及提高礦山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理水平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程的技術水平和效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