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金融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六)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
1、加快投融資體制建設。繼續發揮投融資平臺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融資核心作用。不斷改革和創新投融資體制,優化平臺投資回報機制,建立城市建設項目的投資收益機制,完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特許經營管理和投融資決策等制度,引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產業化,建立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同時,加強政府信用資源的整合和分配,有效增強政府信用的運作能力,實現政府信用放大。深化與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的對接,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2、加強投融資平臺建設。有效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廣泛應用BOT、TOD、PPP以及融資租賃等方式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問題,進一步提高融資成效。加強投融資平臺資金管理,建立平臺內部資金結算中心,統一調度和規劃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財務成本。推行“撥改投”機制,利用規費、土地儲備收益權、存量資產、國債、稅收返還等多種方式,擴大平臺的現金流或資本金,延長平臺“資本鏈”,提高平臺的信用評級。
(七)完善金融生態,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1、切實增強金融意識。采取多種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強開展金融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大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向社會公眾提供準確的金融信息,增強公眾現代金融理念,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在全市營造促進金融業發展的良好社會輿論和氛圍。
2、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廣泛開展“誠信西安”建設,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精神。完善信用管理制度辦法,積極推進征信體系建設,建立完善的企業信用制度和個人信用制度,形成信用約束機制,發揮信用制度在規范市場行為、防范金融風險中的積極作用。積極研究和探索建立社會基礎信息中介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鼓勵發展獨立的資信評估機構,通過信用擔保分散和化解信用風險。另外,要強化法制建設,制定規范信用體系建設的地方法規或規章,加強財政、司法、工商、稅務、公安、海關及金融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積極防范和堅決打擊各類金融犯罪活動,維護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凈化金融生態環境。
3、推進金融信息化。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信息聯系,整合人民銀行征信系統、貨幣政策預測、金融統計、金融穩定監測、反洗錢監測、國際收支統計以及支付清算系統的信用信息,形成一個高效的跨部門的統一信息平臺,建立西安企業信息系統和個人信息系統,形成全社會共享的企業信用檔案系統、信用評級機制和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實現信用共享。建設“西安金融”網站,提供西安金融信息的一站式服務,實現金融經營、管理、服務模式的電子化、網絡化和國際化。
4、培養金融人才隊伍。采取引進與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多種形式,提高金融隊伍的整體素質。利用我市高等科研院校聚集的優勢,研究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實現金融機構需求與高等院校培養的對接,既滿足我市金融人才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畢業生就業問題。同時,選拔優秀人才到國外金融機構培訓,培養國際型金融人才,制定有關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經費、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補貼,在所得稅方面給予一定減免,吸引國內外高層次金融人才。
5、強化金融功能區建設。結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基本形成以老城區傳統金融商貿區為基礎,高新金融創新實驗區為核心,以西安金融商務區為新增長點的功能互補的金融功能服務區。重點吸引國內外等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代表處,及跨國公司的資金結算中心、管理中心、財務中心和國際性金融組織辦事機構、各類中介機構、各類咨詢機構入駐西安金融商務區,初步建成金融要素聚集、金融服務功能較為完善、商務配套設施比較齊全的現代金融服務區,以此增強整個西安金融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金融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和物化載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