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
第二節 完善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機制,維護生物多樣性
一、因地制宜,構建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協調,貫徹落實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制度,結合生態分區,針對不同地域,構建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快速城鎮化地區。長春、吉林等快速城鎮化地區,要遏制城鎮建設用地盲目擴張,積極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拓展建設用地空間。鼓勵城鎮組團式發展,實行組團與耕地、防護林網、林帶等綠色隔離帶有機結合,發揮耕地、林地的生態功能。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統籌,優化建設用地內部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合理調整農用地內部結構,大力發展城郊生態農業和林業產業,鼓勵多種經營;積極防治土地污染和水土流失,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促進人地和諧發展。
——平原農業地區。長春、吉林、四平、松原和白城等平原農業地區,應嚴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大力發展“糧飼-豬(牛)-沼-肥”、“喬灌成網、少耕留茬、高效集約、草畜一體”的土地利用模式,營造高標準農田防護林網,改善農地生態環境。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有序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要嚴格限制工業污染項目,防治農田面源污染。
——丘陵山地地區。吉林、遼源、通化、白山和延邊等丘陵山地地區,要大力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以小流域為單元,加強山區植被建設,依法穩步推進陡坡耕地的退耕還林,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建立山區“林-農-生物籬”、“林-果”等土地利用模式,發展山區特色產業,發揮生態系統自我修復功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
——礦產資源開發地區。在延邊、白山、通化、吉林等礦產資源集中分布地區,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禁止向嚴重影響環境的開發項目供地,預防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強化礦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監督,嚴格生態環境破壞責任追究。加強尾礦用地和退化土地綜合整治,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整體質量。
二、強化土地的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
加強用地規模、結構與布局的調控,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控制建設用地總規模,減少建設對農用地和未利用地占用;建設占用盡量避讓基本農田集中區、重點物種集中區、各類自然保護區以及文化遺產保護區;減少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人類活動干擾,維護生態系統功能。
長白山區要積極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水源涵養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保護代表性、典型及特色生態系統和森林資源、藥材資源等生物多樣性。“三湖”自然保護區要加強水資源和森林資源保護,控制水土流失,保護沿江濕地,發揮水源涵養生態功能。松遼平原黑土地區要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保持黑土的土壤肥力,增加農業生態系統成分,發展多種經營。西部重要濕地保護區要加強珍稀物種、濕地資源和蘆葦資源保護,充分發揮濕地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科爾沁草原要注重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對“三化”土地的治理,充分挖掘草原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和旅游價值。
第七章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措施,增強規劃執行力
第一節 發揮規劃引導管控作用,強化規劃實施基礎保障
一、加強規劃對土地利用的整體控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
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編制的城市、村鎮、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生態建設等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規模和總體布局。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及時調整和修改用地方案,核減用地規模,調整用地布局。
市、縣和鄉級人民政府要按照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的要求,組織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上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市級和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突出空間性和結構性,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重點明確城鎮工礦用地擴展邊界。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提高針對性和操作性,重點將土地用途落實到地塊。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準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依法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要目標和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計劃,嚴格執行。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分解下達到各市、州的約束性指標,必須嚴格落實,不得突破。各市、州可以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控制和指導下,編制土地開發、復墾、整理、保護等專項規劃和各業用地規劃,切實落實規劃目標任務。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各類規劃和審批、核準各類投資項目,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建立土地規劃許可制度,嚴格農用地轉用規劃審查。
二、強化規劃實施經濟手段,加強規劃實施技術支撐
加強土地宏觀調控,建立有利于規劃實施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強化規劃實施的經濟手段。加強財政政策與土地政策的協調,公共投資要與規劃確定的鼓勵與限制政策措施相結合,充分發揮公共投資的引導作用。重大基礎設施或公共服務設施的安排,要充分考慮對土地利用的影響,促進規劃實施。提高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成本,鼓勵各類建設利用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地。探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依法嚴格收繳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開發的部分,要向《規劃》確定的土地開發整理重點區域傾斜。
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加強土地調查統計和監測評價,確保土地利用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和現實性。加強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形成覆蓋全省的土地資源監管體系。全面完成農用地分等定級和估價,加強土地適宜性評價和城鎮、開發區用地的集約利用潛力調查評價。按照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標準,強化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土地集約利用和經濟效益的調查監測。逐步加大投入,擴大現代科技手段在全省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中的應用,提高規劃工作的科學水平。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的網絡體系,提高規劃管理水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