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
積極發展多層次個人理財服務。支持私人銀行、理財咨詢機構、財富管理機構在京發展。鼓勵銀行理財、共同基金、對沖基金、保險理財、私人資產信托、第三方理財、基金顧問公司等機構積極拓展業務,綜合運用各種理財工具,加強個性化理財服務。舉辦國際性財富管理論壇,建設財富管理培訓基地,提升財富管理服務能力,確立首都作為全國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四)拓展深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圍繞農村、農業、農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健全農業信貸、農業保險、農業投資、農業擔保、農業產業基金、涉農金融要素市場、農村信用、涉農企業上市培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九農”體系,形成政策性、合作性、商業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加大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金融支持。有效利用政府支農政策資金,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首都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大對城鄉結合部改造、小城鎮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溝域經濟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農業科技城建設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服務下鄉,實現基本農村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改進涉農信貸方式,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規模,鼓勵開展農民消費信用貸款。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地區自助繳費終端全覆蓋,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加大農村征信工作力度,進一步推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建設。支持大興區建設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昌平區建設北京市城鄉一體化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爭取國家有關政策在試驗區先行先試。
加強對都市型現代農業的金融支持。深化銀農合作,創新推廣典型模式,支持設施農業項目建設與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依托市農業投資公司、農業產業投資基金、農業擔保公司,構建綜合性投融資平臺,吸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社會資本投資都市型現代農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農業保險體系,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探索建立銀保互動機制,開展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試點。創新建設農村金融要素市場,推動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和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市場。
五、加強環境營造,提升金融軟實力
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金融立法、司法和執法工作,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發展特色金融文化,努力營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
(一)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充分發揮市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完善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金融中心城市的推進機制,加強本市與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建設。發揮好北京市服務中央單位和駐京部隊綜合服務平臺的作用,強化與中央單位的信息溝通,為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在京金融機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加大全市層面對金融發展的全方位政策支持力度,研究探索有利于金融機構進駐、金融要素市場發展和金融改革創新的金融稅收政策,持續完善首都金融發展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和改進政府公共服務,優化完善服務機制,促進形成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新興金融機構,總部型與功能型金融機構,全國性與地方性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與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協同發展、合作共生的金融生態。
(二)完善金融法治環境
加強地方金融立法工作,研究制定推進具有國際影響力金融中心城市建設的地方性法規。推動設立金融法院,在金融機構聚集區人民法院增設金融業務民事審判庭,集中審理涉及金融的案件。充分發揮北京仲裁委員會在金融領域仲裁、調解的作用,全面提升北京金融仲裁的水平和影響力。加強對司法、執法人員的金融知識專業培訓,提升金融司法和執法水平。加大金融法制宣傳教育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各類金融法制宣傳活動,提高社會各界的金融法制意識。
(三)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完善社會信用體制機制建設,加大各類信用信息資源整合力度,加快推進企業和個人征信工作,完善社會征信體系。通過政府采購信用產品、信用服務費用補貼等政策支持手段,培育信用服務市場需求,擴大信用產品使用范圍。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信用中介服務機構,鼓勵信用服務機構創新信用產品,提升服務能力。搭建金融信用信息平臺,推動形成信用信息共享交換機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輿論監督等手段,加強信用監督,研究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和守信獎勵機制。建立“政府部門信用管理、信用組織市場運作、行業組織自律”有機結合的信用管理與運行機制,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