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體育場館設施極大改善。“十一五”期間,我市體育場地8827個,體育場地占地面積為1611.5萬平方米。其中新建1403個,體育用地面積增加139.65萬平方米(含規劃用地面積則增加259.65平方米),人均體育用地面積2.03平方米(加規劃用地面積則達2.24平方米),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
“十一五”期間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城鄉體育發展不平衡,體育公共服務職能尚未充分發揮;二是競技體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夏季項目相對滯后,冬季項目雖有突破,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仍需加強;三是體育產業政策尚不完善,體育市場開發步伐尚需進一步加快。
二、“十二五”期間體育事業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及措施
“十二五”期間,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總目標:深入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群眾體育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市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為目標,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競技體育以冰雪項目為重點,以訓練為中心,以培養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為目標,確保冬季項目在全國領先位置;體育競賽以打造傳統、品牌賽事為重點,以舉辦國際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為目標,在賽事承辦數量、質量方面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體育產業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以繁榮體育市場為目標,建立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體育市場體系,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體育設施以長春奧林匹克公園建設和老城區體育用地規劃公共體育設施為重點,以滿足全民健身和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為目標,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覆蓋城鄉的體育設施新格局;體育文化建設以提高體育隊伍綜合素質為重點,不斷提高體育發展軟實力。
(一)群眾體育發展指導思想、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及具體措施
1、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進一步完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快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2、主要目標
以創建“健康城市”為目標,以“三邊工程”為重點,以“健康長春——體育走近你我他”為主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使廣大市民崇尚健身、科學健身的意識明顯提高、市民身體素質、生活品質明顯提高,亞健康人口比例逐步降低。打造運動長春、活力長春、健康長春,實現城鄉群眾體育均衡發展。
3、主要任務
——組織建設。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全部建立全民健身領導組織;市、縣(市)區體育總會、體育單項協會組織健全,市單項體育協會達到50個,開發區達到65個,縣(市)區達到74個;100%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成立體育健身俱樂部、100%的鄉鎮建立綜合文化站、80%的行政村成立健身俱樂部或體育興趣小組;全市街道、鄉鎮均成立體育代表隊。
——場地建設。按照國家體育總局“五個一”工程建設要求,90%縣(市)區建有標準田徑場、健身中心、健身公園、健身廣場、室內游泳館。全市具備條件的公園都建有體育健身園;40%的街道建立活動中心;70%的鄉鎮建有健身廣場,90%的行政村配有體育器材。
——活動開展。圍繞健康長春——全民健身工程,打造精品市級品牌賽事22項。結合全民健身日、節假日,引導街道社區、鄉鎮村屯,開展小型多樣、貼近百姓、覆蓋城鄉、貫穿全年的全民健身活動,每年舉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不少于1000項次。
——場地開放。市、縣(市)區公共體育場館全部向社會開放。公辦學校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學校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和周邊居民開放體育設施;鼓勵民辦學校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市、縣(市)區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給予政策支持,并為其辦理責任保險。
——體質監測。在全市實現國民體質監測全覆蓋;在城區設立15個國民體質監測站。每年按全市人口1‰—3‰比例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15000名市民進行體質檢測,提供檢測評價和健身指導,并形成分析報告,建立數據庫,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社體指導員隊伍。按照每萬人配有1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標準和專業化、年輕化、知識化要求,加大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培訓力度,每年舉辦培訓班12期,每期100人,使社體指導員隊伍發展到8500人,確保全市街道社區、鄉鎮村屯都配有至少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實現健身指導服務常態化。發展以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為骨干的2000名全民健身志愿者。
——傳統項目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發展到10所,省級發展到46所,市級發展到90所;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到29個,市級發展到80個。
——體育人口。學生每天至少參加一小時以上體育健身活動,并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拓展全民健身渠道與內容,增加老年人、職工、農民、婦女、學生、兒童、殘疾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全市體育人口增長2個百分點,達到50%。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