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五)聯合重組取得重大進展。
通過聯合重組和調整,培育1個具有100萬輛產銷規模的大型汽車整車制造企業集團,2—4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集團,5—7個汽車產業集群。
四、發展重點
(一)發展方向。
1.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以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實現重大突破為主要發展方向,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扶持力度。重點研發汽車動力電池、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件,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扶持關鍵部件降低成本、盡快產業化。
加快弱混合動力與中度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步伐,推進強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究和開發。支持蕪湖奇瑞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發動機性能,推動汽車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
支持安凱客車采用鋰電池和超級電容作為動力總成開發純電動客車,積極推廣天然氣客車。
2.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在充分發揮我省汽車行業已有的1個國家級汽車節能環保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汽車企業技術中心、1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及國家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蕪湖)作用的基礎上,加大對重點骨干企業的資金、政策優惠支持力度,鼓勵“產學研”相結合,提升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建設。
3.節能環保汽車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重點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經濟型轎車和微型車,通過汽車輕量化技術研究及應用,重點發展高技術水平的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用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研發發動機可變配氣相位技術、缸內直噴技術、增壓中冷技術、廢氣再循環技術、稀薄燃燒技術、高壓共軌噴射、電控燃油噴射等技術應用,提升小排量經濟型汽車的技術水平。
4.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得到進一步改善。研發高技術水平的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器及無級自動變速器、懸架系統、汽車驅動橋、數字化儀表及車身總線產品與技術,通過研發和產業化,掌握其核心技術。
充分利用我省電子技術研發能力強的優勢,大力研發光機電一體化的汽車電子產品,加大投入量,重點發展包括動力系統控制、底盤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控制系統,使之盡快批量生產,改變我省汽車電子研發能力強、實際批量生產弱的局面,促進汽車電子的產業化發展。
(二)重點產品。
1.乘用車(包括商務車)。2009年,全省乘用車年生產52萬輛,到2010年產能達61萬輛,2011年產能達78萬輛。其中:產品出口占總量的25—30%。
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昌河汽車有限公司為主,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混合動力轎車、純電動車、微型轎車及新能源轎車、小排量轎車、多功能車、商務車、微型客車等新產品。
2.商用車(包括微型汽車及低速汽車)。2009年,全省商用車年生產16萬輛,到2010年產能達19萬輛,2011年產能達22萬輛。
以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菱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合肥昌河汽車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主,生產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輕型載貨車、重型載貨車、中重型載貨車、客車及專用底盤、皮卡車、低速載貨車。
充分利用國家汽車下鄉及支持“三農”發展的優惠政策,繼續開發面向農村市場的低價位、安全性能好的低速載貨車。
3.專用改裝車。以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和安徽開樂專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為主,在繼續保持現有水泥專用車輛等產品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為農副產品深加工及食品行業保鮮需要的專用車輛,為水產、畜牧業發展的冷藏、保溫專用車輛,為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的醫療救護車輛,為市政工程、環保、消防服務的特種車輛。到2011年,達到年產20萬輛能力。
4.關鍵汽車零部件。汽車用發動機。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柴油發動機,提升發動機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提高發動機與汽車整車配套的自配率,油耗及排放水平全國領先。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展輕型載貨車、低速載貨車及客車用柴油發動機,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和可靠性,擴大產量和為省內汽車整車配套量。到2011年,達到年產100萬臺能力。
汽車變速箱。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六安齒輪有限公司為主,重點發展高技術水平的自動變速箱,其中六安齒輪有限公司重點發展高性能乘用車變速箱及商用車變速箱,提高產量和可靠性,保持與汽車整車同步發展,同時面向全國,滿足市場需求。到2011年,達到年產60萬臺能力,力爭做到70%自配省產汽車整車。
車橋。以合肥車橋有限公司、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安徽車橋有限公司和馬鞍山山地車橋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發展輕、重型汽車前后橋及重型汽車承重橋、商務車等其它汽車車橋,重點提高技術水平和可靠性,擴大產量,面向全國配套。到2011年底,達到年產60萬根能力,其中:輕型汽車前后橋40萬根,重型汽車前后橋8萬根,重型汽車承重橋12萬根。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汽車電子產品。充分利用我省電子技術研發能力強的優勢,大力開發光機電一體化的汽車電子產品,特別是在制動防抱死系統、防側滑系統、汽車行駛安全穩定系統、車載診斷裝置、安全氣囊、電子噴射控制系統、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等方面加大投入,盡快形成規模化批量生產,加快汽車電子的產業化發展。
其它汽車零部件。重點發展汽車橡膠件、汽車輪胎、汽車座椅、汽車內飾件、汽車蓄電池、汽車燈具、汽車濾清器、汽車模具及汽車車輪等產品,爭取這些汽車零部件產品全國領先或進入先進行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