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
河北省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
為大力發展我省食品工業,依據《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河北省食品工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共126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07.2億元,比“十五”末增長2.5倍,年均增長20.5%,居全國第10位,基本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完成工業增加值513.2億元,比“十五”末增長2.1倍,年均增長15.9%,占全省GDP的2.5%。
全省食品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3億元以上的有43家,其中10億元以上25家、30億元以上7家、超百億2家。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22個。現有中國名牌14個、中國馳名商標19個,均占全省工業產品總數的30%,其中今麥郎、五得利、匯福等一批知名品牌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方便面、小麥粉、葡萄酒等產量居全國前十位。
食品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規模小群體大,行業分散,缺乏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結構不合理,精深加工比例低,高附加值產品和名牌產品少;缺乏有效的行業自律和管理機制,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二)面臨形勢。
“十二五”期間全球經濟復蘇過程復雜曲折,出口食品安全技術壁壘增加,國際國內雙重市場競爭加劇。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老齡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消費結構將迅速發生變化,呈現個性化、多樣化趨勢,民眾更加注重品牌,追求營養、安全、保健、綠色和環保,多元化食品需求將快速增長;食品工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行業利潤向企業集團和優勢企業集中;循環經濟成為食品工業發展潮流,高新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技術創新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主要支撐。
我省是兼有海洋、平原、湖泊、丘陵、山地和高原的農業省份,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食品工業提供優良、充足的原材料,僅具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就有16類2406種,動物資源上千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勢農產品近百種,肉、蛋、奶、糧食、蔬菜、果品等產量居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農產品資源大省,具有發展食品工業的先決條件。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城市化進程加速、環渤海經濟帶和環京津都市經濟圈崛起,食品工業發展空間廣闊。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食品工業調結構轉方式,發揮我省農產品資源和產業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安全發展,深入開展對標行動,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兼并重組和產業聚集,強化安全保障,著力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培育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構建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誠信體系和監管體系,形成產品特色鮮明、產業結構合理、安全保障有力、資源配置合理的現代食品工業體系。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兼顧、安全發展。統籌兼顧食品工業發展和質量安全,以安全促發展,以發展保安全。嚴格食品工業市場準入,積極構建企業質量安全控制和管理體系,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和監控,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堅持市場導向、品牌帶動。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加快形成適應消費升級需求的產品結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強化企業品牌意識,培育和打造一批在市場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名牌產品,提高我省食品工業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堅持創新驅動、集約發展。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食品工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完善產業配套體系,引導要素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集中,打造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和食品園區。
堅持綠色環保、循環持續。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加快清潔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食品工業節能減排。加強對食品加工廢棄物的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提高食品工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食品工業向綠色、生態和可持續方向發展。
(三)發展目標。
1.總量目標。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500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利稅總額突破450億,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培育壯大一批超50億元、超100億元骨干大型企業集團。
2.創新能力。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依托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企業普遍建立企業技術中心。科技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3.產業聚集。基本形成集聚發展模式,促進產業聚集、品牌聚集和效益聚集。初步建成糧油加工、肉禽加工、乳制品加工、飲料(酒)加工、方便食品加工等產業集群和基地園區。
4.品牌培育。實施品牌戰略,河北食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中國馳名商標達到30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0個,河北省名牌產品300個,省著名商標200個以上。
5.質量安全。在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和監管體系,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實現根本好轉。
三、發展重點
按照“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要求,在滿足社會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立足產業基礎、資源優勢,依托骨干企業重點發展糧食深加工、淀粉深加工、食用油、肉制品、果蔬、方便食品、酒類、乳制品等8大產業,提高綠色食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的比重。到“十二五”末,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蔬菜品牌銷售率達50%以上,畜產品加工率和外銷率分別達50%和33%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