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農村公路建設規劃
江西省農村公路建設規劃
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西省交通廳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農村公路是我省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對開發地區經濟,活躍農村商品市場,溝通城鄉物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家《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和《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特編制《江西省農村公路建設規劃》。
一、農村公路發展現狀
(一)發展基礎
“十五”時期,國家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我省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結合省情,組織和實施了一大批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投資連年大幅度增長,建設成效顯著。“十五”期,農村公路完成路面硬化改造38718公里,是“九五”的6.3倍。至2005年底,全省農村公路(含村道)總里程達到111187公里,其中:縣道21924公里,鄉道28627公里,村道60636公里;一級公路58公里、二級公路2188公里、三級公路4589公里、四級公路43186公里、等外公路61166公里。全省共有1509個鄉鎮,基本實現所有鄉鎮通油路水泥路。全省共有19821個行政村,有17042個行政村已通公路,占86%,有9764個行政村已通油(水泥路面),占49.3%。
(二)發展環境
發展和改善農村公路交通,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條件。中央及我省各級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視,為農村公路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條件,是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因此,農村公路建設得到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十一五”時期,國家將持續加大對農村公路的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國家資金的引導作用,我省各級政府也將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切實落實配套建設資金。這些都為農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未來一段時期,我省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農村公路建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對農村公路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盡管我省加大了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總體上看仍滯后于公路的整體發展,“通達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通暢問題”未得到根本改善,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一是現有農村公路等級公路所占比重低,公路通達深度不足,通暢程度相對滯后,路網整體水平不能有效發揮。二是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仍有短缺,主要體現在地方配套資金方面,未形成穩定的來源渠道。三是農村公路的建設量大,任務重。 到2005年底,全省仍有51個鄉鎮未通瀝青(水泥)路,有近300個鄉鎮級農場、林場、墾殖場沒有通瀝青(水泥)路,有2779個建制村不通公路。四是農村公路管養不到位,管養主體不清晰,尚未建立長期、有效的養護機制,制約了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
二、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十一五”時期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以建設和諧社會為基本立足點,進一步改善農村交通條件,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區域差別;牢牢抓住國家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的機遇,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籌集資金,落實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全面提升我省農村公路質量和等級;強化各級政府和交通部門的責任和義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實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為發展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推進城鎮化進程,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提供良好交通條件;動員全社會力量,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推動和指導農村公路建設,確保農村公路有序、快速、持續發展,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促進經農村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國家和省市扶持、縣鄉鎮主體投資、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發展方針。各級地方政府要明確責任,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分層負責,聯合建設,共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從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出行實際需要出發,綜合考慮國土資源有效開發和當地山、水、林、田綜合治理,與城鎮化發展要求和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相協調,有步驟,有重點,分步實施。
——堅持建設、養護、管理并重。在加快建設的同時,重視養護和管理工作,避免重建輕養、重建輕管的現象。
——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科技進步,注重交通安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