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市城市總體規劃
四、人口及城鎮化水平預測
戶籍人口:近期2015年28.00萬人,遠期2020年28.40萬人。
常住人口:近期2015年27.90萬人,遠期2020年28.40萬人。
城鎮人口及城鎮化水平:近期2015年城鎮人口15.1萬人,城鎮化水平54.1%;遠期2020年城鎮人口17.4萬人,城鎮化水平61.3%。
五、城鎮體系規劃
1.城鎮功能結構
中心城區:是閩西南的次中心城市,省鐵路交通樞紐,以資源深度開發和加工為主的現代化江濱園林城市。
片區中心鎮:永福鎮是特色農業綜合開發型城鎮,要建成環境優美的高山花園城鎮;新橋鎮是工礦、交通、貿易型城鎮,大力發展商貿運輸業,工業以能源工業、林產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建成工貿型的畫鄉城鎮。
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雙洋溪眾多有價值的歷史文物,要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劃分出核心保護區和周邊的景觀協調區進行嚴格保護和協調;雙洋鎮由雙洋和赤水合并以后作為一鎮兩區的生態旅游型歷史文化名鎮。
城市近郊工業城鎮:和平鎮建成郊區工業型城鎮,其工業區是漳平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園鎮建成城郊工貿型衛星小城鎮。
一般鎮:溪南鎮由溪南和象湖合并以后作為一鎮兩區的特色農業綜合開發城鎮發展,重點發展水果、茶葉、林產加工、食用菌等,建成農副產品加工和邊貿小城鎮。
2.城鄉居民點空間組織
城鎮空間結構:與產業發展軸相吻合的“十字”型城鎮發展軸線,主軸沿鷹廈鐵路、西港公路和規劃建設的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南北向貫穿市域,包括中心城區、西園鎮、和平鎮、新橋鎮與永福鎮;次軸沿漳下線和規劃建設的莆(田)永(定)高速公路東西向貫穿市域,包括中心城區、西園鎮、和平鎮與溪南鎮;點狀發展城鎮,即雙洋鎮和赤水、象湖、拱橋3個建制鎮區片。
農村居民點空間布局:規劃中心村以小學學區為服務半徑且距規劃鎮區有一定距離,全市規劃40個中心村,規劃人口在800~1500人,中心村應由三級或四級公路相連;基層村是農村長期存在的居民點,有適宜的耕作半徑,基層村要由4級硬質公路相連。
3.城鎮規模
到2020年規劃期末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12萬人;
中心鎮:永福鎮區規劃遠期發展到1.5萬人;新橋鎮區規劃遠期發展到1.0萬人,人均建設用地均控制在110m2以內。
雙洋鎮一鎮兩區規劃遠期發展到1.0萬人左右,其中雙洋鎮區人口達到0.8萬人左右,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10m2以內。
近郊的和平鎮區規劃遠期發展到0.6萬人,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10m2以內;西園鎮區作為規劃登榜工貿新區的重要組成部,規劃發展到3.73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1.8萬人;登榜工貿區發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1.5萬人。
溪南鎮一鎮兩區規劃遠期發展到0.7萬人,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00m2以內。
六、城市規劃區城鄉統籌規劃
1.規劃區人口規模
城市規劃區規劃遠期2020年人口17萬人左右。
城市規劃區規劃城鎮人口為16萬人左右。
2.規劃區空間結構
規劃區形成“一城兩鎮兩區”的空間結構,即一個中心城區、兩個郊區城鎮組團、兩個工業園區(集中區)共同組成漳平“大城關”。
中心城區: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服務中心,發展成為現代化江濱園林城市;規劃近期人口為8萬人,遠期人口為12萬人。
近郊城鎮組團:規劃和平鎮以漳平工業園區的和安工業小區以及和春工業集中區與為依托,建成工業型郊區衛星城鎮,規劃遠期人口0.6萬人,用地規模達到3平方公里左右;規劃西園鎮(近期鄉改鎮)以西園新區與登榜工貿區為依托,建成工貿型郊區衛星城鎮,規劃遠期人口達到3.3萬人,用地規模達到8平方公里左右。
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規劃的城市工業園區和城郊鄉鎮工業集中區是規劃區工業發展的空間載體,也是城鎮發展的經濟支撐。
青山綠水開敞空間:規劃區內除了以上幾個建設區域外的山體都要作為城市風景林地進行有效保護,同時依托九龍江,體現漳平“濱江園林城市”特色。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