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新能源產業園規劃
5、熱力管網系統規劃
熱力管網采用枝狀布置方式。熱網布置應滿足各類用戶用熱需求,在此基礎上盡量縮短管線長度以降低造價。根據用戶熱負荷的大小及分布、管網的平面布局,并考慮用戶熱負荷適當增長和經濟壓降等因素,通過水力計算確定各管段的管徑。規劃范圍內熱力管道原則上采用地下敷設或低支架的方式,避免影響景觀。
(七)地下管線綜合規劃
為確保生產安全及改善市容,各主要道路上及重點建設項目、一般項目的給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電力、通信、有線電視、路燈等管線(管溝)均應實行地下埋設。管線的位置應按管線綜合規劃的要求確定,并按事故及檢修情況,盡可能敷設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及綠化帶下面。重要道路及地區的管線,應根據工程需要及結合地下空間開發,設置綜合管線廊道。
電信、有線電視等通信部門,應統一埋設通信管溝。
管線凈距控制等要求應符合《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有關規定。
十一、環境保護規劃
(一)生態環境現狀概況
規劃地塊內的環境空氣質量尚好。影響空氣環境的主要來自臨江新城熱電廠燃煤煙氣和區域內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氣。
地塊周邊部分水體已受到較嚴重的污染,內河水質目前基本維持Ⅳ類水質標準,N、P指標超Ⅴ類標準。聲環境影響主要來自工業、交通和商貿生活噪聲,道路交通噪聲的控制力度有待加強。
(二)環境質量發展目標
1、環境空氣質量目標
本規劃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三級。
2、水環境質量目標
地表水環境均能達到相應功能區劃標準。
3、噪聲環境質量
本規劃區應達到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規定的3類標準,即晝間不高于65dB(A),夜間不高于55dB(A)。
4、工業固體廢物
本規劃區范圍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三)環境質量功能區
1、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
本規劃區環境空氣質量為二類區。
2、水環境功能區劃
本規劃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及水質目標地面水體質量達到GB3838—2002中的IV類及以上標準,具體按《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浙政辦發〔2005〕109號)確定。
3、聲環境功能區劃
本規劃區為噪聲環境3類區。
(四)環境保護措施
1、錢塘江灘涂濕地保護
濕地包括湖泊、河流、水庫、灘涂等常年性或季節性積水區域,與森林、海洋一起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在防洪抗旱,調節氣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
江東地塊北部、前進地塊北部、臨江地塊東北部錢塘江沿線地區,多為圍墾形成的灘涂濕地,對錢塘江沿江生態循環系統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濕地面積減少,濕地生態功能將明顯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會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現象。濕地用途的改變,還使水生生物喪失了棲息空間,漁業生產、濕地經濟植物的種植失去了發展場所,對漁業資源的破壞也相當嚴重。所以,對錢塘江沿線的灘涂、濕地要加強保護濕地。應保留河道、水系、綠地、河灘等自然生態環境,保證沿江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最終實現“生態河道、綠色堤塘”。
2、水環境整治工程
建設和完善城市污水排放體制,采用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辦法,綜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方能排海。
制定流域規劃,加強水環境綜合整治。實行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的治理方案,點源治理和面源治理相結合。通過截污、疏浚、引水等綜合治理措施,提高河湖水質。
加強對餐飲業、娛樂業、服務業以及新舊村內排水方式的管理,嚴禁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水體。
3、大氣環境整治工程
改進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潔凈和固硫型煤。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氣,遠期采用天然氣。
限期治理現有工業企業的大氣污染源,加強清潔生產的推廣,提高除塵裝置的普及率和除塵效率,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對建筑工地進行嚴格管理,嚴禁野蠻施工,降低塵土飛揚。
加強對汽車尾氣的監測和防治工作,限制并淘汰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通過城市用地功能的調整和道路建設的開展,合理分配交通流,減少交通堵塞。
加強城市道路兩側和街頭綠地建設,選擇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并采用密植法,降低大氣污染的程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