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 “四化兩型”戰略的總體要求,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統籌推進各種不同交通方式的布局和建設,提高交通運輸管理服務水平,加快兩型交通的建設,構建網絡設施銜接完善、技術裝備先進適用、運輸服務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為實現“兩個加快、兩個率先”宏偉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生產生活的基礎性和保障性功能。合理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城市群發展布局、主體功能區定位、資源分布和產業布局等要求相適應,合理布局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運輸通道和樞紐。統籌協調。在擴大規模的同時,著重統籌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合理配置交通運輸資源,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適度超前。著眼于“兩個加快”總體部署和“四化兩型”重大戰略的要求,在滿足現階段客貨運輸需求的基礎上,實現運輸供給能力適度超前。綠色發展。以發展兩型交通為重點,把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貫穿于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服務的各環節,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綠色發展。
(三)發展目標。到2015年末,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國省干線公路、高等級航道為骨架,以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內河港口、空港為依托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礎設施規模總量大幅增加,不同運輸方式更加銜接配套,運輸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更加先進適用,綠色交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1、基礎設施。公路。基本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項目建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640公里以上,運輸服務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市。省際通道和市州骨架公路基本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準,二級公路運輸服務基本覆蓋縣城。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實現所有鄉鎮和90%的行政村通客車。到2015年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5萬公里以上。鐵路。基本建成“三縱三橫”鐵路網,快速鐵路運輸服務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城市。出省通道、能源運輸通道基本暢通,主要站場作業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末,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4700公里左右。民航機場。基本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干支協調的航空網點,80%以上的縣市能夠在1.5小時左右的車程享受到航空服務。打造長沙黃花機場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和重要的國際機場,將張家界荷花機場建成全國重要的旅游機場。逐步啟動有條件地區的通用機場建設。水運。基本建成湘江、沅水高等級航道,基本形成富有市場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港口體系。到2015年末,全省1000噸級及以上航道達到971公里,1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達到127個。城市軌道交通。建成長沙軌道交通1、2號線,基本形成長沙市軌道交通主骨架,到2015年末爭取長沙市建成和在建軌道交通里程約160公里。管道。初步形成功能配套、高效便捷、安全環保的油氣管道運輸網絡,管網布局進一步優化,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力爭到2015年末省內輸油管道總長度達到1400公里,天然氣管道總長度達3900公里。
2、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新格局,以機場、鐵路站、港口、等級汽車客貨運站等重要的交通運輸節點為依托,打造一批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工程。
3、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絡不斷優化,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落實,公交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城鄉公交協調發展,基本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4、郵政。郵政普遍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郵政普遍服務網。發展農村郵政,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5、管理服務。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基本建成統一、公平、規范、有序的運輸市場,政府運輸監管與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強,信息化與交通運輸加快融合,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率逐步降低,應急保障能力初步實現全覆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