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信息化發展規劃
五、重點工程
(一)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工程。
實施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提升計劃,圍繞我省“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打造新興產業”3大工程,重點推動信息技術在汽車、裝備、冶金、能源、物流、建筑等領域的應用,提升關鍵裝備、儀器、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帶動電子信息產品及行業應用軟件的發展。實施制造業信息化示范計劃,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發展,提高集散控制、現場總線控制、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虛擬制造等技術水平,促進冶金、石化、紡織等行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庫存、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變革。完善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相關行業技術標準、軟件構件庫和工具軟件庫,建設面向重點行業、中小型企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及其服務機構。
(二)農業農村綜合信息共享工程。
完善以安徽農業信息網、安徽農網、“惠民一站通”、安徽農民專業合作社網、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信息田園”、郵政惠農等農村信息門戶,加快鄉鎮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鄉鎮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全面整合農業、林業、氣象、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涉農信息資源,建設面向農村信息服務、多部門共用共享的農業綜合信息共享平臺,為農民提供“三網融合”、“一站發布、多點接收”的信息服務方式,打造我省農村信息化的“信息田園”。
(三)信息惠民綜合工程。
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示范,建設由部件和事件監管系統、基礎數據系統、綜合分析系統和數據交換接口等構成的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同步建設城市管理監督和指揮調度信息平臺,實現對示范城市管理全方位、全時段的即時監控;形成市、區縣、街道、單元網格四個層面發現、處置、解決問題的協作機制。深化社區政務管理信息平臺(系統)建設和應用,推動勞動社保、綜合治理、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業務在社區政務管理平臺上的信息共享和應用集成。建設完善社區生活綜合服務系統,增強社區服務熱線的綜合服務功能,整合教育、衛生、文體、旅游、家政等信息資源,促進共建共享,推動網上信息服務和網下實體服務的聯動發展。依托城市交通信息中心,建設交通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及道路交通評價體系,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
(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信息工程。
構建城市應急聯動指揮平臺,完善應急聯動救助系統。促進公安、消防、交通、醫療、建設、水利、環保、氣象、地震、人防、民政、安全生產等部門以及駐軍、武警應急指揮機構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警區以及不同警種之間的統一指揮協調,建立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發布平臺,有效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建立省、市兩級應急支援、治安防控和應急信息交換中心,提高緊急事件的處置能力。
(五)信息高速公路提升工程。
推進光進銅退工程項目,建設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的骨干承載網,建設光纖到戶的寬帶接入網,應用TD-SCDMA、CDMA2000、WCDMA等3G接入技術,構建有線、無線互補的廣覆蓋、高可靠、多業務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提高寬帶網絡覆蓋率和接入能力。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委《關于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及《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小區及商住樓通信管線及通信設施建設的通知》,積極推進光纖到戶工程。全面推進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和雙向化升級改造,完善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絡系統,到2015年基本覆蓋我省縣級以上城市。按照國家推進“三網融合”工作的總體安排,申報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和企業,推進“三網融合”工作。開展我省寬帶無線城市建設,實現縣以上城市寬帶無線覆蓋。圍繞重點行業和民生工程建設無線應用平臺,實現“移動政務”、“移動電子商務”、“旅游綜合信息無線服務”、“移動生產控制”、“無線智能數字交通”等網上服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