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
5、燃氣灶具改造工程
全省公共機構食堂每年消耗天然氣和人工煤氣約5000萬立方米,而節能型灶具的使用比率不到10%。節能型灶具與傳統型灶具相比,通過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熱量散失,能夠節省燃氣25%以上。用節能型灶具替代傳統型灶具,不僅簡便易行,而且節能效果顯著。“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公共機構全面推廣應用節能型灶具,實現節能型灶具使用率達到90%以上,年節約天然氣和煤氣約750萬立方米。
6、節水建設工程
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公共機構重點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到2015年全省公共機構實現節水器具使用率100%,節水型食堂食品清洗設備使用率100%,綠化用水全部使用節水澆灌方式。開展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試點示范,到2015年建設中水回收回用設施規模達1萬立方米/天,雨水收集設施規模50個。完善用水計量設備,到2015年全省公共機構全部實現用水分戶計量,高校學生公寓全部安裝用水計量表,實行用水收費。開展水平衡測試,全省公共機構到2015年全部完成水平衡測試。
7、節能綠色采購工程
深入推進高效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對應用范圍、節能效果顯著的產品,逐步實施強制采購,完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評價監督機制。建立公共機構節能技術、產品推薦目錄,鼓勵采用國產自主產權、技術先進的節能產品,發揮政府采購的宏觀調控功能和市場導向作用,不能采購能效標識2級以下的節能產品。
8、節能與新能源公務用車推廣工程
推廣新能源公務用車,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公務用車能耗在公共機構能源消耗中占重要比例,而且公共機構公務用車的選型和配置標準,在全社會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公共機構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也是引導全社會購買和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間,逐步提高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到“十二五”達到50%以上,在全省選擇部分地區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500輛。
9、供熱計量工程
供熱計量是推動城鎮供熱體制改革,促進既有建筑圍護結構改造,有效降低采暖消耗的重要手段。《節約能源法》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有關統計結果表明,北方采暖地區公共機構年單位面積采暖節能潛力約20—30%。“十二五”期間,實現公共機構供熱計量改造面積1000萬平米,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同時穩步推進熱源、管網和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
10、零待機能耗計劃
隨著辦公自動化的逐漸普及,公共機構的辦公設備不斷增加,電腦主機、顯示器、打印機、傳真機的待機能耗問題日益突出,約占總用電量的1%左右。“十二五”期間,通過嚴格控制政府采購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標準,采用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待機能耗,年可節約用電約5000萬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