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規劃
(八)數字教育工程
完善教育信息網絡,構建統一、優質的教育資源庫,覆蓋市區和鎮街所有學校、所有班級。建設教育云,開發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現代教育數據中心,實現全市數據統一管理。開展數字校園建設,實現大學、中學、城市小學全部聯網。基于PC、手機、一卡通等終端設備,實現教育管理、電子校務、教育資源共享和校園社區、家校互動等應用平臺。建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教師、學生和社會公眾提供網上學術報告、電子圖書、網上虛擬實驗設備、遠程教育等教育服務,提高東莞全社會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2015年前形成覆蓋城鄉的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
(九)泛在高速信息網貫通工程
實現光網全覆蓋。進一步提升骨干網傳輸與交換能力,不斷提升城域網出口帶寬,加速推進光進銅退改造,實現光纖到戶全覆蓋,在重點企業探索實現光纖到桌面,到2015年,實現家庭平均帶寬達到國內一流城市水平;平衡互聯網出口資源與廣播電視資源,基本實現電信網、通信網、廣電網三網融合;圍繞智慧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智能家居、兩化融合需求,促進云計算、網絡多媒體業務與終端的發展,整體提升網絡傳輸與應用水平。
全面實現無線城市。綜合利用3G、WLAN、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實現無線寬帶網全面覆蓋,大幅提升無線網絡承載能力,重點滿足主要街道、酒店、辦公樓、信息產業密集區等公共場所高速無線網絡應用需求,同時積極開展基于TD-LTE的4G試點示范應用。大力推進無線網絡在政務、民生、商務等各領域的應用,發展移動終端產業。2015年前基本建成無線寬帶城域網,城鎮無線寬帶人口覆蓋率100%。
(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工程
以占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高端環節,實現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為目標,大力提升產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名牌龍頭企業,引導產業集聚發展。
提升產業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支持企業新建與升級研發機構;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2015年前建立三個示范產學研創新聯盟。加快科技創新平臺與科技服務業發展,把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成為科技成果的集散地和轉化中心。創新模式,提升資金、人才、項目、科技成果等科技資源集聚能力。在新型核心基礎元器件領域,大力發展平板顯示器件、光電子器件、半導體功率器件、多功能集成器件、微電子器件、綠色電池設計和制造的關鍵器件;在OLED領域,突破TFT設備、驅動IC等核心工藝以及關鍵有機材料研發等關鍵技術;在云計算領域,促進云應用、云安全關鍵技術突破,推動企業積極參與云計算標準制定;在物聯網領域,突破RFID芯片、讀寫器、衛星導航、光纖傳感網等關鍵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積極參與物聯網產品與行業應用技術標準的制定;在三網融合領域,加強以“三網融合”為目標的智能網絡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推廣,支持企業研發適應三網融合業務需求的集成電路、軟件、關鍵元器件等基礎產品和雙向數字電視、多媒體終端、智能化家庭設備等應用產品。
培育名牌龍頭企業。參考《東莞市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大企業(集團)實施方案》的思路,在強調創新能力和潛力的前提下,在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移動通信、OLED、三網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各選擇4-8家優勢企業,利用三年時間培育成為各自行業內創新型龍頭企業,成為國內該領域知名企業。
引導產業集聚發展。依托松山湖高新區的產業基礎和科技資源,2015年前在該園區建立專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重點吸引行業內龍頭企業落戶園區,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及優惠政策,發展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圍繞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結構,把松山湖高新區打造成為東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先導區及全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示范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