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十七)全省館藏文物巡回展覽
1、確定每年推出館藏文物巡回展覽,不斷推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巡回展覽,促進交流與合作。
2、加強專題博物館和主題展廳建設。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互動性和可參與性。
3、樹立精品意識,有計劃地引進國內外的精品陳列,提高對社會服務的能力。
四、促進文物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
(十八)社會文物管理
1、依法規范管理文物市場,建立文物市場管理體制和文物的流通機制。
2、依法做好文物征集工作,增加征集基金,拓展征集范圍,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地征集民間文物。
3、開展社會調查,初步掌握社會文物的保存、保護狀況。
4、加強部門間的協作,打擊非法文物交易與文物走私。
5、依法管理和規范文物拍賣、銷售等經營單位的文物經營行為。
6、成立文物鑒定機構,向社會提供文物鑒定服務,引導民間文物收藏行為。
(十九)文物宣傳與對外交流
1、加大文物系統“六五”普法宣傳力度,開展文物法制宣傳“六進”活動。基本形成導向正確、配合有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物宣傳機制,營造文物保護利用的良好氛圍。
2、加強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和考古新發現的宣傳力度。加強文物出版工作。加強文物行業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文物政務信息公開。
3、創新國際古跡遺址日、文化遺產日、國際博物館日和江蘇省文物節系列宣傳活動的形式手段。
4、實施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宣傳普及工程,提高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
5、創新文物事業對外宣傳方式,推動江蘇文物走出去,提升江蘇文化的國際、國內傳播力、影響力。
6、擴大出入境文物展覽交流與合作。加強與文物保護國際組織和民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二十)發展文物博物館相關文化產業
1、全面貫徹文物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嚴格規范、引導有序的文物利用制度,探索文物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徑。
2、鼓勵具有市場前景的文物資源,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與產業和市場相結合,參與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實現文物有效傳承和持續發展。
3、鼓勵和支持在文物旅游、文物復制、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創意、文物流通、文物服務、文物知識產權等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
4、探索開展工業遺產、文化景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綜合利用工作。創建具有文物博物館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培育博物館文化產品研發基地,創新博物館衍生品和文化產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