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四、規劃目標
到2015年,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初步建成,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取得重大進展,農業效益、農民收入、主要農產品產銷量、物質科技裝備水平、質量和品牌水平、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
——農業效益明顯提升。到2015年,農業增加值達750億元,年均增長6.8%。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7.3%,提高6.8個百分點。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到0.5:1。
——農民收入明顯提升。“十二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15年達到9720元。
——主要農產品產銷量明顯提升。到2015年,冬季瓜菜年產量和出島量分別達625萬噸和500萬噸,熱帶水果總產量和出島量分別達350萬噸和300萬噸,熱帶作物產量達到65萬噸,南繁制種量4000萬公斤,肉類總產量達到154萬噸,其中生豬出欄量和出島量分別達到1200萬頭和200萬頭。
——現代農業物質科技裝備水平明顯提升。到2015年,建成一大批高標準農田、工廠化育苗廠、熱作水果標準化基地和畜禽養殖小區,農機總動力達515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3%。田頭預冷庫庫容達30萬噸。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13萬人,測土配方等流動服務、農作物種子繁育和技術推廣培訓實現全覆蓋,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農產品質量和品牌水平明顯提升。主要農產品和農資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數量大幅增長,“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到175萬畝。
——農民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6000家,帶動農民能力增強,入社農戶15萬戶,聯結農戶36萬戶。農村土地流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達到18%,生豬、肉雞規模化比例分別達到85%和90%。
“十二五”期間農業發展發展的主要指標見表2-1。
表2-1 “十二五”時期農業發展的主要指標
注:[ ]為五年累計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