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三、良種保障
(一)發展思路和目標
圍繞保障熱帶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立足“資源保護與開發、良種創新與應用、市場監管與引導”的工作任務,重點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新品種改良、品種區域試驗展示、良種繁育、種子質量監督檢測”等重點環節,著力提高野生植物資源保護、良種供應保障能力和監管服務能力。
到2015年,全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能力由130份提高到200份,種子質量檢驗能力由6000份提高到15000份,島內商品供種量由380萬公斤提高到610萬公斤,種子精選達100%,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能繁母豬存欄達到85萬頭,父母代種雞存欄達到70萬套,基礎母羊存欄達3萬只。
(二)發展重點
開展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成立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機構,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管理體系。開展農業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農業野生植物進行初步調查,開展重要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如野生稻)的異地保存、搶救性收集等工作。建立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在調查的基礎上,對瀕危農業野生植物資源進行原生境保護,爭取每年建設1-2個原生境保護點,保護瀕危物種3-5種。在保護的基礎上,開展物種資源的種質特性和遺傳多樣性研究,建立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體系,促進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社會化利用。對保存的各種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農藝性狀、抗逆性及抗病蟲特性進行評價鑒定,篩選具有特殊種質特性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強化農作物良種保障。一是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新建熱帶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收集保護、鑒定評價、編目保存、交流展示和開發利用,提供種質資源材料,研究創新育種方法,重點加強熱帶農作物種質資源(基因)庫、海南野生稻種質資源保存圃、熱帶果樹資源種質圃、熱帶農作物種質資源繁殖區和熱帶農作物引種隔離區建設。二是農作物新品種區域試驗及推廣示范。根據農業生態區劃新建和續建7個省級區域試驗展示站,做到試驗結果科學、準確,為農作物品種審定提供依據。三是良種繁育基地。新建一批瓜菜、水果、熱作良種繁育基地,100個工廠化育苗廠。四是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建設完善15個市縣種子質量檢驗站,年新增種子質量檢驗能力9000份。五是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建設海南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鑒定中心,利用人工室內接種和室外田間種植兩種方法,對農作物品種和種植資源進行抗病性、抗蟲性等抗性和適宜范圍等方面進行鑒定,確定品種和種植資源的推廣和利用價值,為新品種培育提供種質資源,為品種審定提供依據,為農業生產提供安全用種。
加強畜牧業良種繁育。一是生豬良種繁育。新建5個地方良種豬原種場,品種以屯昌豬、臨高豬、安定豬、五指山豬等為主。選擇龍頭企業、科研單位新建5個二元雜交母豬生產示范場。建設100個瘦肉型良種豬繁育場,品種以杜洛克、長白、大白為主,主要功能是提供雜交父本母本和精液。二是家禽種苗繁育。建設2個文昌雞原種場、10個種鵝場、100個種鴨場。三是牛羊良種繁育。在萬寧市建設高腳型黑山羊原種場,在瓊中區石山一帶建設矮腳型黑山羊原種場,在適宜區域建設黑山羊原種選育場,在澄邁、萬寧、儋州和昌江相對集中區建設規模擴繁場,在海口、澄邁建設海南和牛種牛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