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
第七章 基礎設施配置和綜合防災體系優化協調
第一節 環境基礎設施優化配置
第六十六條 水源與供水
提高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加強水資源配置樞紐工程建設,適時建設閩江北水南調等跨流域調水工程和備用水源,解決區域性缺水問題。合理利用水資源,實施開源與節流并舉、節水優先原則,建立集約化、規模經營的供水體系。實施城鄉并舉、改善農村供水原則,推進農村供水實現“進村入戶”目標,確保居民供水安全。
2020年實現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縣城以上城鎮供水普及率99%。人均綜合用水量用水標準為特大城市600—700升/日,大中城市500—600升/日,其余市(縣)人均綜合用水量300—500升/日。
第六十七條 排水與污水處理
至2020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80%以上,其中特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大中城市達到80%,小城市達到70%。
第六十八條 垃圾處理
至2020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其中特大城市(福州、泉州、廈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大中城市達到90%,小城市達到70-80%。
第六十九條 環境基礎設施發展策略
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設施共建共享。完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實行雨污分離,健全排水管網;加強水系污染防治,建設無害化垃圾處理場,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協調建設和向農村延伸。
健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機制,促進政府部門職能由直接管理向宏觀調控轉變;以健全市場規則,完善價格調節體制和運行監督機制為前提,推行市政公用行業特許經營制度。
第七十條 污染控制與環境治理
加大重點工業行業減排力度。加快推進開發區污水集中處理廠和城市(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其管網的配套建設,切實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運行率。加大排污整治,落實減排項目,減排SO2、COD排放量。繼續加強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安裝和聯網工作。強化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治理,大力實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對污染嚴重企業實施污染綜合治理,加強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等重點區域的污染整治。
第二節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第七十一條 建設發展目標
深入推進“數字福建”建設,推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不斷增強、政府社會管理方式不斷創新、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使得城市群信息化綜合指數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第七十二條 信息基礎設施
充分運用先進通信技術,打造適度超前的立體通信網絡,構建和完善城市群高速寬帶城際骨干傳輸網;大力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建立以光纖接入為主的數字化、寬帶化和業務多樣化的綜合接入網。積極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推動無線寬帶接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無線技術的運用。
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帶動和支撐作用,重點建設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拓展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技術服務,實施“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三大應用工程。通過完善政務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政務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健全全省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全面推進制造業企業信息化,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繼續推進數字城市示范建設,形成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并以城市信息化帶動農村信息化,推進城鄉信息化協調發展;加強城市之間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建設,促進城市公共信息資源的利用和共享,以信息一體化促進區域發展一體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