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安全生產信息化發展規劃
近些年,廣東省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工作成效顯著,形成了支撐安全生產監管基礎業務的信息系統和數據庫,通過辦公自動化建設提高了辦事效率,積極開展政務公開和網上為民服務,初步建立了省、市兩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發揮了重要作用。隱患排查治理、事故報送等業務系統建設與應用成效居全國前列,得到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廣東省政府的肯定。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今后一個時期是廣東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時期,是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工作科學化水平、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的關鍵時期。實現全省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是建設幸福廣東的內在要求和客觀標準,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已成為政府強化安全監管能力和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途徑。廣東省安全監管局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將其列為《廣東省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隨著廣東省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將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安全生產信息化工作也將面臨新的形勢與挑戰。
本規劃以《廣東省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為指導方針,在對廣東省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現狀以及面臨的形勢與挑戰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2013-2020年安全生產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本規劃是2013-2020年廣東省安全生產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全省各級安全監管機構開展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重要依據。
一、現狀與問題
(一)現狀分析
近些年,廣東省各級安全監管機構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信息化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的有關要求,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強力推進,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工作,為全省安全生產監管、應急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保障。
1.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省的安全生產信息網絡體系,信息化基礎設備設施進一步夯實。依托省電子政務外網和多種網絡資源形成了覆蓋各級安全監管機構的安全生產專網和機房設備設施,建成了覆蓋各市(地)的視頻會議系統,基本建成了用于支撐業務系統運行的計算、存儲、安全等信息化基礎硬件環境,實現了省局與地方安全監管機構之間數據、語音和視頻信息的傳輸和處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部分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單兵系統、移動執法終端、衛星通信設備、移動應急平臺等專用設備設施并建成了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
2.建成了部分安全生產監管基礎業務系統,應用成效進一步提高。各級安全監管機構建成了安全生產行政執法、事故統計和隱患排查治理等業務系統,建立了省安全生產數據中心和企業安全生產基本情況、重大危險源監管、事故和執法統計等基礎數據庫。重大危險源監管系統、安全許可管理系統、安全生產執法監察系統、應急值守系統、事故統計分析系統等實現了省、市(地)、縣(市、區)、鄉鎮四級互聯互通和數據交換共享,珠海、惠州、江門等部分市(地)實現了鎮(街)、村(居)級業務系統覆蓋。廣州、深圳、珠海等部分市(地)建立了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系統,實現了隱患排查治理業務的“常態化、動態化、規范化”。
3.依托門戶網站推進政務公開和網上辦事,基本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省安全監管局和各市安全監管局建成了門戶網站,及時發布安全生產政務、政策法規、事故調查處理和為民服務等信息,開展了安全生產信息查詢、政務公開和建言獻策等公共服務,為企業提供了網上數據填報、網上業務辦理和業務信息查詢等“一站式”服務,提高了面向企業的服務水平。通過辦公自動化建設實現了省、市安全監管局內部電子公文流轉、監督監察、會議管理、信息發布、文件下發等功能,進一步規范了辦事流程,部分市、縣安全監管局利用電子公文傳輸系統實現了公文流轉信息化,大幅提高了政務辦公效率。
4.初步形成了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應急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省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2010年4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應急平臺現場會和應急救援模擬演練觀摩會上充分展示了功能。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湛江、江門等16個市(地)級和廣州市蘿崗區、佛山市順德區、肇慶市高新區等部分縣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珠海、肇慶、韶關等8個市(地)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初步實現了與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的互聯互通,省局實現了廣州、深圳、佛山等部分市(地)高速路、機場、港口、碼頭等重點區域及重點企業視頻監控信息接入,省局和深圳、佛山等部分市局建設了移動應急平臺,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初步形成。
5.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惠州大亞灣化工園區正在開展國家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廣州石化、大亞灣華德石化等大型石化企業建設了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云浮硫鐵礦集團等重點非煤礦山企業建設了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中海殼牌石油化工等100多家企業已實現與安全生產應急機構的互聯互通,實時上報企業安全生產視頻監控信息。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商貿等行業重點企業利用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等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加強了安全管理和事故風險防控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