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
(三)科技促進行動
通過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科技富民強縣等政策引導性項目,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縣市科技能力提升、新農村建設模式創新促進工程,進一步引導科技資源向農業農村集聚、科技研發向應用轉化延伸,促進技術鏈和產業鏈相融合,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1、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行動
組織實施國家和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專項,每年轉化50項左右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組織實施星火計劃,培育和扶持一批農村科技型企業、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和產業集群,扶持農村科技中介服務組織,推進信息化、社會化、多元化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星火科技培訓體系建設。
積極發揮宿州、蕪湖兩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典范作用,擇優建設3-5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園區建設和運作,孵化一批科技型農業企業、農場、大戶。
2、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促進行動
每年考核認定15-20個省級農業科技專家大院,以大院為載體吸引一批科技專家,引進一批先進適用技術成果,開展一批成果示范推廣、產業開發、技術培訓和中介服務,帶動周邊農村共同發展。
省市聯動每年派遣300名左右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業企業和農村生產一線,開展科技創業和服務,示范推廣科技成果,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3、縣市科技能力提升促進行動
以科技進步考核和科技進步示范市(縣、區)建設為核心,爭取到2015年全省90%以上縣(市、區)通過國家科技進步考核,建成一批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突出的科技進步示范市(縣、區),樹立一批優秀的縣市科技管理單位和科技管理工作者。
組織實施國家和省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在欠發達地區實施一批科技扶貧項目,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較強區域帶動性的特色支柱產業,強化科技培訓、人才隊伍建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進一步帶動農民致富和財政增收。
4、新農村建設科技促進行動
實施農村民生科技項目,重點在村鎮整治與住宅設計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與信息化、環境保護與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開展技術及產品的示范與推廣,樹立一批依靠科技創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
繼續推進科普惠農興村工作,加強農村基層科普隊伍和科普能力建設,強化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提高科技示范戶的學習接受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努力提升農民科技素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