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
二、思路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國家科技工作方針,圍繞全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技術創新工程,著力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顯著提升科技對現代農業、農村民生、農村區域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為興皖富民、加速向農業強省跨越提供科技保障。
(二)指導原則
1、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既要發揮政府對公益性、全局性戰略需求的引導,提高規劃的前瞻性、指導性,又要發揮市場機制,鼓勵支持農民、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農業和農村科技。
2、堅持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既要加強農業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創新,也要重視技術的集成創新和示范,增強農業科技的支撐能力。
3、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既要針對我省實際,聚集資源,全面統籌、分類實施、協同推進,又要重點支持合蕪蚌、皖江、皖北和大別山等區域發展,強化科技對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4、堅持產業科技與農村民生科技相結合。既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農業產業科技研發,又要重視農村民生科技的發展,更加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加強低碳、循環農業技術,改善提高農村生產環境和生活質量。
(三)發展目標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整體創新能力處于中部省份前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5-8個百分點,農業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1、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成果取得新成效。培育農業動植物新品種200個左右,有突破性新品種20個,取得突破性科技成果2-4項,擁有發明專利權、品種權、技術成果的總量年均增長率20%以上。
2、構筑一批條件平臺,農業科技基礎條件有效改善。新增省部級創新平臺50個以上,新建或提升公共服務平臺50個左右;農業科技設施裝備水平有較大提高。
3、建設一批創新團隊,農業科技隊伍顯著加強。建設省部級農業科技創新團隊20個以上、農業產業技術體系10個以上,培育一批農業科技高層次人才和領軍人才。
4、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農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深化,建設農業領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個以上,新增科技型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創新型(試點)企業15家;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布局合理、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生物育種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 %。
5、建設一批科技示范基地,農業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建設農業省級科技示范基地(園區)100個;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超過1.5∶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60%以上,農村二、三產比例大幅提高,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96%以上、優質率提高5%以上,機械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6、集成轉化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農村基層科技能力明顯增強。集成轉化推廣200項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新增2000名農業科技特派員,新建80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農村科技信息服務覆蓋95%以上的鄉鎮,農村民生明顯改善,區域發展特色增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