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三)加強產業基地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依托產業基礎良好的區域,強化優勢資源配置,加快培育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壯大規模、集聚發展,打造產業特色鮮明、集聚效應明顯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1.鄭州節能環保綜合產業基地。加快國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的建設。加快建立技術、投融資、市場交易等服務平臺,促進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以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研發、生產及服務為主導,集節能環保技術開發、孵化、推廣、服務為一體的省級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園。依托宇通集團、鄭煤機公司、鄭紡機公司、中航電動(鄭州)公司、生茂光電公司等裝備制造企業優勢,大力提升垃圾、污水處理設備和煤礦(采掘)機械、紡織機械、電動汽車、半導體照明等節能環保裝備、產品的系列化、成套化、規模化水平,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信息優勢,大力培育一批節能環保服務骨干企業,完善設計、審計、評價、咨詢、監測、運營等第三方服務體系。
2.洛陽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基地。積極推進國家級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依托洛陽中信重工公司、洛陽中冶重工公司、中色科技公司、黎明化工公司、洛陽石化工程公司等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龍頭企業,重點發展余熱余壓發電設備、節能低碳型建(耐)材成套生產設備、環保藥劑材料、工程專用裝備、高效發動機等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培育一批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形成節能環保裝備產業集群。
3.許昌—平頂山節能電氣裝備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加快推進許昌大周鎮再生金屬回收加工區“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促進再生金屬回收加工產業集聚,延伸產業鏈,提升加工技術水平。依托許繼電氣公司、平高電氣公司等龍頭企業,加快中原電氣谷、平高電氣城建設,重點發展智能電網設備、直流輸電及電力自動化設備、高壓變壓器、風力發電成套設備、節能電機、變頻設備等節能環保電氣裝備。依托中平能化集團等優勢企業,開展煤矸石、煤層氣、煤焦油、粉煤灰、脫硫石膏、電石渣等廢棄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4.南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加快國家級生物質能示范區建設。依托天冠集團等企業的生物技術優勢,推進農產品、秸稈等農業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纖維乙醇、生物丁醇、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和生物柴油等產品。建立一批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應用示范區。建設集中供氣型農村沼氣工程、規模化養殖場沼氣工程、大型秸稈沼氣工程和輕工業廢水沼氣工程。同時,依托南陽防爆集團大力研發推廣節能電機。
支持新鄉市重點發展制冷節能設備、新型電池、起重機械等節能環保裝備、產品,鶴壁市在煤炭、電力、建材、養殖加工等重點行業積極開展資源循環利用,商丘市重點發展有機固廢裂解設備和固體垃圾裂解設備等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漯河市積極加快國家級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安陽、濟源市著力培育再生有色金屬及其冶煉廢渣集散、回收、加工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其他省轄市要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發展各具特色的節能環保產業。
(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技術升級
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1.支持節能環保產業自主創新。充分發揮省重大科技專項、省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等專項資金的作用,擴大資金規模,增加資金額度,重點圍繞提升節能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在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污染治理和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前沿技術研發,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
2.建立技術開發平臺。瞄準國內外節能環保前沿技術,圍繞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需求,采取以市場換技術、嫁接、合作等形式,大力引進國內外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加強技術消化、吸收與再創新。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國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鼓勵產學研合作,建立多方參與的產業創新聯盟。
3.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加快省內高校節能環保產業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完善期權、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著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從事節能環保產業研發和創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