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
四、發展重點
(一)整車制造
——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研發及產業化;鼓勵發展特種用途電動汽車、短途純電動汽車;研究探索燃料電池汽車等。到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增程式電動乘用車最高車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時,純電驅動模式下綜合工況續駛里程純電動乘用車不低于150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增程式電動乘用車不低于50公里。
(二)關鍵零部件制造
——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及其管理系統。重點支持發展動力鋰離子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突出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的創新。大力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等關鍵材料。跟蹤研究車用超級電容系統、高可靠性低成本燃料電池與車用儲氫或制氫系統,鼓勵發展下一代高比能動力電池。探索多元化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到2015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時以下,循環使用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時以下。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重點推進永磁電機及其控制器的研發及產業化,大力發展大功率車用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模塊等。到2015年,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
——電動汽車用整車控制器。結合整車產品開發,重點發展電動汽車整車控制器,加快開發混合動力多能源管理系統,推進車載信息系統、車用傳感器和執行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
——先進傳動技術。重點推進電動汽車專用機電耦合裝置、減速器、電驅動橋的產業化,加快開發能有效提升電機及傳動系統效率的動力合成裝置及控制系統。
——電動化附件。重點推進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空調和可用于能量回饋的電動助力制動系統的開發及產業化,加快發展車用電子儀表、車用傳感器等關鍵產品及其基礎元器件。
——輕量化技術與產品。重點推進車用輕量化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快開發輕量化底盤結構和輕量化車身結構。
——LNG汽車關鍵零部件。重點發展LNG儲罐、LNG汽化器、控制器等。
(三)配套設施
——充電充氣技術與設備。慢速充電設備、車載充電設備、大功率快速充電設備以及電池的快換技術及設備。鼓勵研發充電設施接網、計量計費、監控等技術。推進與智能電網相融合的能量轉換、充電、電池組檢測維護技術與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鼓勵發展LNG汽車加氣設備。加快發展充電站、充氣站的安全配套設備。
——車網融合技術。探索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式儲能單元與電網實現能量和信息雙向互動的機制。
——配套設施建設。在主要商業區、住宅區和政府部門停車場配套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慢速充電樁,在城市主要干道和火車站、機場等場所建設公共快速充電場站,依托公交場站建立公交車專用的充換電系統。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及關鍵材料的生產裝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