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五、空間布局調整優化
(一)優化調整的思路與原則
1.優化調整思路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發展低碳城市的要求,加快推進特色突出的新型工業化進程,構建以都市區為核心,以城鎮為依托,以產業園區、產業基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集群為支撐,中、東、西三大片區協調發展的工業發展格局。
2.優化調整原則
——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強化省會、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極的地位和都市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對都市區和市域的功能進行科學分區,對其產業布局進行合理定位,對都市區現有的污染嚴重、能耗大、技術水平低的傳統工業進行布局調整,形成都市區與市域功能互補、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工業空間發展格局。
——鏈群聚集,集約發展。以產業園區、產業基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集群為依托,充分發揮開發區(園區)對產業發展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建設創新型園區,使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集中,企業向園區集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生態優先,持續發展。堅持工業產業布局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并進,努力構建經濟循環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實現工業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
——政府驅動,市場主導。強化政府的規劃指導、宏觀調控、政策助推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形成布局優化的合力。
(二)空間布局
根據功能分區和產業發展方向,按照“中部上水平、東部求突破、西部調結構”的要求,以六大產業基地、十六個工業聚集區和二十八個特色產業園為依托,突出點線面結合,強化梯度聚集,培育優化產業園區,打造特色突出的中部都市區高端優勢產業帶、東部平原特色產業帶、西部太行山區生態友好型產業帶,逐步形成中、東、西良性互動的工業空間開發新格局。
1.率先發展中部都市區高端優勢產業帶
中部都市區高端優勢產業帶,包括石家莊中心城區,藁城、鹿泉、欒城等三個組團縣(市)。按照“高端帶動、重點突破”的原則,以推進東部產業新城、空港工業園等工業聚集區建設為核心,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構建“一內核+三外核”的工業空間布局結構,形成功能分區明確、空間布局合理的現代工業體系,進一步強化省會在全省的工業中心地位,打造區域經濟核心增長極。
(1)中心城區
實施空間北跨和產業東移,建設正定新區和東部產業新城,徹底改變老城區過度集中的發展模式,形成“一城三區”組團式功能布局結構。
老城區:以改造、提升為主,加快人口、工業的外遷和疏散,適度發展都市工業。城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污染型項目,堅決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生產能力,加快傳統粗放型工業企業退出步伐。
正定新區:以打造低碳、智慧、生態新區為目標,大力培育生態環保科技研發轉化、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建設以高端產業為主導的新城區。
東部產業新城:以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為目標,依托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區域品牌,集中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精密裝備等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業,打造石家莊工業發展新高地。
(2)組團縣(市)
發揮各自優勢,突出發展特色,承接主城區工業疏解,培育都市經濟區工業增長點。
藁城市:重點發展循環化工、生物產業,鼓勵發展食品、裝備制造等產業,重點推進藁城市工業新區建設,限制發展高污染、高耗能項目。
鹿泉市:重點發展信息產業,鼓勵發展大型裝備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環境友好型工業,限制發展石灰生產項目,禁止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
欒城縣:重點發展裝備制造、現代中藥產業,鼓勵發展食品、化工產業,限制發展高污染和高耗能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