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3.新材料
(1)發展目標
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0億元。基本建成在國內具有一定創新優勢和市場影響力的新型功能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非金屬及其復合材料等新材料基地。
(2)發展思路
緊跟新材料功能化、復合化、智能化發展的國際趨勢,以新材料制備、材料成型、材料表面處理、改性、復合加工等共性關鍵技術為主攻方向,加強材料設計、制造工藝控制、材料在線檢測分析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加速推進新型功能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非金屬及其復合材料的產業化。
(3)發展重點
——功能材料。根據國內外功能材料的發展趨勢,圍繞我國主導產業發展的戰略需求,依托石家莊市產業發展優勢,積極開發特種材料制備技術,積極推進醫用高性能硬組織植入材料、稀土磁性材料、高效稀土發光材料、金剛石膜、金屬離子注入及銅合金觸頭材料等高性能功能材料產業化,加快發展綠色二次電池、太陽能電池、鎳氫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以及新型半導體能源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照明材料等功能材料。
——新型金屬材料。緊緊圍繞我國汽車、航空航天、機械、國防裝備等產業發展需求,根據石家莊市現有工業技術基礎,大力開展先進鋼鐵材料的合金設計和制備工藝等研究,重點推進碳素結構鋼、高強度低合金鋼、合金結構鋼、高強度耐熱合金鋼、高強度鋼板材、高級別石油管線鋼、高速鋼、高性能模具鋼、高硬韌耐磨損鋼鐵合金等高性能、高附加值金屬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
——無機非金屬及其復合材料。根據國內外無機材料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充分考慮石家莊市在無機材料與加工業領域的發展優勢、特點以及資源環境現狀,重點發展納米復合功能材料、非氧化物高溫結構材料、高性能建筑物隔熱隔音材料、環保材料、超細粉體、高強高韌陶瓷材料、高耐久性混凝土、特種纖維復合防火防腐材料等。加強復合材料及相關原料、制品的研制,將材料優勢轉為制品優勢,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速擴大納米級氮化硅粉末、碳酸鋇/鍶/鎂產品生產規模,不斷壯大井陘“國家太行山星火產業帶鈣鎂產業示范基地”,進一步確立市場競爭優勢。
4.環保設備
(1)發展目標
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0億元,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努力培育5-8家具有較強競爭實力、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大型企業集團和一批擁有技術優勢、服務當地、為大企業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專、精、特、新”的中小型環保企業。
(2)發展思路
堅持產業投資與節能減排相結合,加快國內環保市場急需的關鍵環保設備和產品開發,重點發展水污染治理設備、環境保護設備、大氣污染治理設備、污染治理材料,推進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3)發展重點
——水污染治理設備。依托泵業集團、煤礦機械廠、亞太環境科技公司、中科環保科技公司、長豐環保公司等優勢企業,重點發展污水、污泥處理成套設備,中水回用成套設備,鋼鐵、焦化、建材和電廠廢水治理技術設備,與膜技術相結合的設備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的設備和產品。
——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積極支持引進成套脫硫裝備制造技術,為鋼鐵、電力、水泥、焦化等工業脫硫提供技術設備和整體解決方案。以過濾技術和濾料、濾袋、煙氣凈化和膜處理裝置生產制造為突破口,大力引進國際和國內先進技術,爭取在耐高溫、耐腐蝕等高檔濾料市場和大型除塵主機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自動控制系統、變頻技術和大型成套設備生產制造方面實現突破。
——污染治理材料。發揮精細化工優勢,鼓勵發展與污染治理設備配套的高效殺菌劑、滅藻劑、破乳劑、絮凝劑、清洗劑(低磷或無磷)、脫色劑、醇霧抑制劑以及氯氟烴替代品等環保藥劑以及衛生填埋襯里材料,離子交換樹脂,超濾、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各種膜材料和與污染治理設備配套的新型填料材料。面向醫藥行業、化工行業、食品行業,重點發展耐高溫耐腐蝕玻璃纖維過濾布、玻璃纖維膨體紗過濾布、高密度聚乙烯襯層和高效復合聲學材料,推動環保材料生產及加工規模的迅速擴大。
——環境監測設備。依托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優勢骨干企業,吸引集聚國際國內知名環保設備制造企業,大力發展空氣、水質、污水COD、煙氣、酸雨等環境在線自動監測和應急監測設備及儀器儀表,延伸發展原水處理、污水處理、除塵、脫硫、空氣凈化等環保設備及儀器儀表,著力打造以環境監測設備為核心的全球高端環境保護設備生產基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