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變親家 山西煤企大量收購電廠
山西上演“煤吃電”的“大戲”
業內一貫盛行“市場煤、計劃電”的說法,一句話反映了煤電企業之間長期以來的恩怨與矛盾。如今,這對冤家在行政之手推動下,正走向聯姻。
這種聯姻,包括煤電企業的重組及一體化經營。對于煤電大省的山西來說,這成為從輸煤大省向電煤一體化轉型的戰略決策。但此思路是緩解煤電矛盾的權宜之計,還是解開煤電糾結的根本之策?
煤電聯營加速
持續數月的慘淡行情,并未阻止山西煤企收購電廠的步伐。眼下的山西,“煤吃電”的“大戲”,正在接連上演。
前瞻網獲悉,繼大同煤業重組五大電力集團旗下的漳澤電力后,山西另一大型煤炭國企山西焦煤旗下的西山煤電集團,也于5月底與華電山西能源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托管武鄉和信發電有限公司,負責該電廠的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等各項工作。分管副省長任潤厚出席了當天的簽約儀式。
“又一起煤吃電的鮮活例子。”在得知西山煤電正式托管武鄉和信電廠的消息后,山西一位煤企人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按照西山煤電的說法,此前雙方在煤炭購銷方面保持的良好合作關系,是促進此次簽約的重要因素。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受困于市場煤的武鄉電廠曾長期虧損,此番托管,實屬自保。
零資產轉讓的托管模式,亦創造了央企與地方企業的合作新模式,更被視為山西煤電一體化經營的示范案例。托管后,西山煤電集團電力裝機容量已由200萬千瓦一躍提升到320 萬千瓦。
在山西,煤吃電的案例不只發生在本土煤企身上。5月上旬,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提出向中煤平朔公司出讓60萬千瓦發電機組權益,來獲得長期穩定的電煤供應。雙方具體合作意向為,太原第二熱電廠關停原來的3臺2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在平朔礦區扶持2×60萬千瓦或4×35萬千瓦矸石電廠,并委托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運行。中煤平朔公司則向大唐山西分公司持久供給質優價廉的電煤。盡管合作尚未最終確定,但二電廠目前已經享受到了400元/噸左右的低價電煤待遇。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此類煤企收購電廠的案例,在山西并不在少數。除了電廠自身虧損,渴望被收編外,山西官方在此項工作中亦出力不少。
今年年初,原山西煤銷集團董事長劉建中,任職山西國際電力集團董事長,此舉被山西省委組織部稱作是在“煤電一體化”戰略背景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做出的決定。
在劉建中就任山西國際電力董事長后,山西煤運與國際電力的重組消息就開始傳出。據一內部人士透露,雙方的重組事項還在進行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