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出5年投資10萬億刺激計劃 債務到期如何還?
這輪“大項目熱”是否蘊含風險呢?
“地方政府大量上馬大項目,必然會造成債務規模的膨脹。”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此類投資中很可能有資本被大量浪費的情況。她同時表達了一個擔憂:“該死的項目死不了,該活的活不下去,才是地方大項目最糟糕的現狀。”
有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的許多地方政府又掉進了兩個“陷阱”籌資成本高,大項目在投資中的占比較高。多年在“陷阱”中掙扎的不少地方政府,其債務規模增長速度快,償債壓力大,被迫采取借新債還舊債的償債方式。截至去年年底,銀行貸款占地方政府債務的78%。令各界擔心的是,有些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利用特殊的融資工具變相舉債,投資于大項目,一旦這些項目無法實現盈利,就會造成金融風險。
因此,判斷大項目的發展前景,即未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成為投資決策的最重要依據。
地方政府申報大項目是否應受到約束?葉檀表示,對不同的大項目投資,應區別對待。有些大項目在建項目良好、資產質量高,能夠將債務還本付息,雖然會引起債務規模的膨脹,但仍值得投資。另外一種情況則恰好相反項目差且資產劣質,最終導致資不抵債,使項目公司破產。后一種大項目不值得投資。
葉檀對后一種大項目投資造成的大量資本浪費,進而導致的債務規模膨脹,表示了擔憂。她認為,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政府的大項目投資。“最糟糕的方式就是用政策性扶貧的方式去投資項目”,葉檀認為,抑制地方政府大項目投資方式包括:減少政策性貸款,央行控制銀行的信貸規模。“在此前提下,由市場說了算,市場會自動選擇有前景的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