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臺53條措施扶持民營資本 或將打破市場壟斷
湖北省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鐵路金融等領域
今年來,國內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湖北通過大力度扶持民營企業推進經濟穩定增長。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近日召開的湖北省民營經濟工作會上,湖北省政府下發《關于大力推動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意見》,出臺53條扶持措施扶持民營資本。其中,在拓寬投資領域上,湖北省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鐵路金融等領域引起多方關注。有經濟學專家認為,地方政府出臺此類“改良性”政策或將有助于打破市場和生產要素的壟斷。
大力扶持民營資本發展
民營經濟具有市場經濟的天然基因,不僅是經濟發展中最活躍、最積極、最具競爭力的部分,而且與擴大就業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等民生工作息息相關。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表示,湖北省國有企業和公有制經濟比重較大,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意義尤為重大,直接關系到該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關系到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富民強省戰略目標的實現。
近些年來,湖北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已經占據該省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突破。但從國際國內發展的經驗看,與沿海發達地區比,該省民營經濟發展速度、總量規模和競爭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雖然湖北省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上榜數量雖然中部第一,但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規模、質量上都與東部發達地區甚至中部一些省份存在較大差距。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大的品牌企業和領軍企業家。數據顯示,該省排名前20位的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總額1998.33億元,不敵江蘇沙鋼集團公司2075.28億元、華為投資控股公司2039.29億元一家企業;湖北省排名居首位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總收入248.39億元,只相當于江蘇沙鋼集團的11.97%,與同在中部的湖南三一集團的801.87億元相比,也存在巨大差距。
鐵路金融等領域對民資開放
由湖北省工商聯主持的《湖北省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湖北省民營經濟增加值9990.91億元,比上年增加2324.03億元,增長30.3%,對該省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4.1%,占該省GDP的比重為51%。其中二、三產業民營經濟增加值分別達5709.90億元和4281.01億元,增長幅度均超過20%,占該省GDP二、三產業比重分別是58.1%、59.4%。民營經濟已成為湖北經濟中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湖北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根據此次出臺的53條扶持措施,在拓寬投資領域上,湖北省按照“非禁即入”原則,一律對民間資本開放,并出臺了細化措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以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投資建設公路、鐵路、水運、港口碼頭、通用機場、民用機場等項目。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能源建設。支持投資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支持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支持參與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支持投資大型煤炭經營物流、儲備基地建設。
支持民間資本與其他資本按同等條件進入銀行業。民營企業可通過發起設立、認購新股、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投資銀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商業銀行增資擴股、城市商業銀行重組、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農村商業銀行增資擴股。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支持民營企業投資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等。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支持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對投資行業性、專業性、綜合性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信息服務申請省內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許可的,適當降低實收資本門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