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快遞業競爭戰場 國外快遞進軍或打破保護格局
消費者樂見競爭升級
“明明國家近日已規定快遞要‘先驗后簽’,但快遞員仍沒有這個耐性,一上門便催著簽收,有時候直接丟到樓下保安手中,出了問題沒法查驗。”家住景田的毛小姐表示,“國際快遞巨頭將帶來更規范的快遞操作,我舉雙手歡迎。”
在南山高新區一科技企業負責文件處理的張先生則表示,“我曾經用過UPS的國際快遞,服務質量和國內快遞企業比較就是高,只是價格貴了點。服務質量好,百姓自然會愿意選擇,倒逼國內快遞改善服務。”
盡管洋快遞從事國內快遞業實現了“買票上車”,但真正進入市場,仍需一段時日。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對于這些國外快遞公司來說,他們的計劃是長期的,從聯邦快遞和UPS首批布局的城市不難看出,他們的戰略布局是先從一線城市開始,再到二三線。
這個時間“空當”已經為見葉知秋的國內企業所關注。前瞻網記者了解到,順豐速運旗下的順豐航空今年航空貨運量將超過60萬噸。預計到2015年,機隊貨運量將達150萬噸,但前提是需要具有專門針對快遞的貨運網絡和布局。順豐航空希望與更多的航空公司合作,通過包機或其他形式獲得更多穩定的運力,其自有機隊規模有望從目前的7架增加到25架以上。
“只有以更完善的網絡、更快捷的投遞、更人性的服務,才能在未來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真正到了反思現狀、奮起改革的時候了。”有業內人士表示。
走出“雞蛋殼”的快遞業
自由競爭的市場與行政保護的市場,孰優孰劣幾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然而在近年飛速發展的中國快遞行業,這個問題變得有些面目不清。而此次洋快遞在國內快遞業務上實現“買票上車”,給行業重新敲響一記警鐘。
“門檻”一詞在國內快遞業頻頻可見,這種門檻體現在對國有企業的壟斷性保護上,如政府機關、大型公共場所就不許民營快遞企業進入,只能由帶“國”字號的經營。莫非“國”字號服務水平更高、服務態度更好?都不是,種種行政性門檻,其實是“雞蛋殼”,消費者不滿意,受保護企業也因此產生經營惰性。
可悲的是,這種“雞蛋殼效應”不僅為國企樂享,民營企業也熱衷起來,近期京東商城和凡客誠品遞交自建快遞物流的許可申請,立即引發了傳統快遞企業的不滿,認為電商跨界了,希望主管部門和協會能夠出臺相關規定,禁止電商企業進入物流行業。“多年媳婦熬成婆”,卻又想給新進門的“媳婦”設門檻了。
然而“雞蛋殼”始終只能是“雞蛋殼”,國際快遞巨頭獲準進入國內快遞業,將快遞市場競爭再度推到風口浪尖上。雖然短期不會對市場競爭格局帶來巨大影響,但快遞業未來競爭風云變幻已經可期,“雞蛋殼”里不思進取、罔顧消費者需要的安穩日子不可能太久了。
相關報道
民營快遞加速進入“航空時代”
4日,一架波音737貨機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飛往深圳,圓通速遞的全貨機運營正式起航。中國民營快遞正加快進入“航空時代”。
快遞是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新型服務業。自2006年郵政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的快遞尤其是民營快遞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涌現出申通、圓通、韻達、中通(“三通一達”)等一批領軍企業,快速構建起覆蓋全國的運營網絡。2011年,全國快遞企業業務量達到36.7億件,同比增長57%,最高日處理量突破1800萬件,穩居世界第三。
據介紹,總部位于上海的圓通速遞今后將用全貨機主營華東、華南、華北之間的國內快遞市場,實現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區域之間快件的次晨達與次日達服務。
“以前我們的快遞主要是靠輪子在地面跑,現在插上翅膀起飛了。”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說。他舉例說,通過全貨機運營,從杭州到深圳的快遞可以實現“今日收、明晨至”,比以往縮短一天時間。
隨著貿易、經濟的快速增長和電子商務的“井噴”,中國快遞業獲得了強勁的驅動力。在此過程中,快遞服務市場細分明顯,對時效要求更高的商務件份額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與UPS、聯邦快遞等全球快遞巨頭相比,中國民營快遞企業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無論在運輸工具方面,還是高端服務能力以及國際化程度等方面都有著大幅的進步空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