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蔬菜供應 山西積極發展設施蔬菜
為解決人民群眾的“菜籃子”,保證蔬菜供應量,陜西省提出將在2015年前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00萬畝的計劃。
當前山西各地正在積極發展設施蔬菜,但在大規模種植背景下,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集約化育苗及蔬菜加工銷售等上下游產業鏈不完善、農業保險發展不足等制約因素逐漸凸顯。業內人士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配套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設施蔬菜產業良性發展。
--規劃發展“百萬棚設施蔬菜”,解決季節性供求矛盾
近年來,山西蔬菜生產得到較快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今年上半年山西全省蔬菜面積已擴大到650多萬畝,產量近2000萬噸,全省人均消費量可達540公斤。雖然山西全省供給總量有余,但季節性供應嚴重不平衡,特別是設施蔬菜面積只有170萬畝,且真正能提供反季節蔬菜的日光溫室面積僅50萬畝左右,只能滿足本地冬春季節需求的三成多,六成以上依靠外省調運,菜價大幅波動現象時有發生。
針對“菜籃子”短板,山西省近年來不斷加大設施蔬菜發展步伐,并于2008年出臺了專門的設施蔬菜生產發展規劃。今年,山西結合新一輪的“菜籃子”工程建設,再次提出要實施“設施蔬菜百萬棚行動計劃”。
山西省農業廳副廳長王高勇表示,“十二五”時期,全省將通過推進蔬菜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00萬畝,總面積達到240萬畝,基本緩解冬春蔬菜供應短缺現象,同時使農民年人均蔬菜純收入新增500元。山西省財政今年安排2000萬元,對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當年新增3000畝以上設施蔬菜的前20個縣進行獎補,同時在規模經營、技術培訓、機械化生產等方面進行政策保障。
--產業體系薄弱環節制約大規模種植
目前山西各地發展設施蔬菜積極性高漲,大規模種植的勢頭已經顯現,一些薄弱環節也充分暴露出來,成為制約發展的因素。一是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基層專業技術指導與服務力量缺乏。“現在各市縣雖然都設有技術推廣站、蔬菜辦等機構,但面臨人員結構知識老化、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的問題,平常的技術指導都依靠從山東、河北等地聘請技術人員,限于知識結構、地域差異等情況,他們在大棚建造、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導均存在不到位問題。”山西省農業廳蔬菜站副站長秦潮說。
二是集約化育苗、蔬菜加工銷售等環節需加強。運城市蔬菜站站長王世生說,集約化育苗是大規模設施蔬菜生產的重要基礎,不僅能夠保障菜苗需求,還能增加菜苗的抵抗能力。目前山西省各蔬菜產區進行集約化育苗的寥寥無幾,菜農普遍采用的仍是土法育苗,容易損害菜苗根系,且因苗床營養缺乏,導致菜苗抵抗力差,進而影響設施蔬菜生產的效益。此外,很多蔬菜產地仍是簡單的粗菜銷售,精細化加工少,下游鏈條需要加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