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遭60年一遇旱災 稻田90%絕收損失2.5億
2013-08-20 10:32:24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湘西扶貧,最貧鳳凰臘爾山。湘西旱災,最旱鳳凰臘爾山。
連續晴熱天氣,旱情“高燒”不止。與湖南絕大部分地區一樣,地處湘西自治州的鳳凰縣臘爾山片區也刷新了自1951年有氣象數據以來高溫天數、高溫最長持續時間、極端最高氣溫、日平均氣溫、平均最低降水量、無雨天數等歷史紀錄。
60年一遇的旱災,已使臘爾山片區溪河斷流,井水干涸,稻田90%絕收,人畜飲水十分困難。
面對嚴峻的災情,8月7日,湖南省副省長、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張碩輔實地調研時問湘西官員:“水的問題怎么還是這種情況?水這個事到底能不能解決?這些高寒山村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
村民:田里、土里都沒了收成
中聯重科的送水車穿過“中國最美小城”——鳳凰縣城,再在崇山峻嶺中盤桓兩個多小時,抵達臘爾山鎮拉忍村。
挑水的村民們已經在屋檐下等候多時。
71歲的石姓老人是其中一員。平時,她需從一里多外的村井挑水,近100斤重的擔子,每天往返三趟。她說,“今年大旱,連井窖都沒水了,不是政府送水來,就要到更遠的山溝里去取。”
據悉,7月16日以來,鳳凰縣就開始大規模組織干部群眾抗旱自救,不間斷地向人畜飲水特別困難的村寨進行應急送水。
“自己的送水車輛忙不過來,所以又向省城的中聯重科申請了6臺大型設備來支援。”鳳凰縣副縣長易洪海說。
放眼望去,烈日炙烤下,山塘干涸,稻田成片枯黃。而走近“一部分看起來仍然綠油油”的稻田發現,稻穗要么頂端變黑,要么皆為空粒,農田龜裂出一道道拇指粗的裂縫。
“持續的高溫天氣,嚴重影響了水稻的抽穗、揚花與灌漿過程。”臘爾山鎮鎮長麻求生解釋說,“整個臘爾山鎮,90%以上的稻田都已經顆粒無收了。”
禾庫鄉、柳薄鄉、米良鄉的旱災情況大同小異。
柳薄鄉追屯村的老村主任說,“1972年的大旱,田里沒有(收成),但土里還有。今年的這次大旱,田里沒有,土里也沒有了。”
當地農作物以水稻、玉米、烤煙、紅薯為主。村主任以烤煙為例說,旱地里看起來還有些煙葉,已經嚴重減產,如果把種植烤煙的人力、肥料、煤的成本去掉后,“還要折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