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手救煤市 晉陜蒙竭力度寒冬
2013-08-13 09:59:46 責任編輯:QZ080 來源:網易
財政收入增速放緩
地方政府紛紛行動,密集出臺救市的背后是煤炭主產省份財政收入窘態漸顯。陜西、山西等資源大省的日子更是不好過。
根據山西省煤炭工業廳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省屬五大煤炭集團累計上繳稅費271.03億元,同比減少38.89億元,下降12.55%。從該省全行業來看,累計上繳稅費649.16億元,同比減少65.87億元,下降9.21%。
對于山西、陜西這樣的資源大省來說,煤炭行業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但從去年下半年起,受下游需求減少、新建產能集中釋放、進口煤炭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煤炭的價格與銷量均一路走低,多地煤企處于虧損狀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30%。
如上所述,山西、陜西等資源大省的財政收入中,煤炭行業的稅收正大幅下滑。由此,給當地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稅收壓力。
以陜西省神木縣為例,該縣重要的收入就是煤炭行業。但在今年一季度行情慘淡,99處煤礦停產了42處,另有50處在做基建,僅有7處在正常生產。該縣財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據《陜西日報》報道,神木縣上半年財政總收入約為8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1.6%,地方財政收入24億元,同比下降約2%。
陜西、山西等資源大省都意識到了救市煤炭行業的緊迫性,并開始醞釀發力,希望煤炭在回暖后能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
大企業短暫獲益
政府之所以救市,直接原因在于煤炭行業對于地方經濟的影響巨大。但對于這些措施能否改善煤炭行業的弱勢現狀,而業內專家也都沒有給出準確的答復。
業內專家表示,面臨煤炭市場的弱勢,山西省政府的救市政策不管好還是不好,最起碼是在探索,“山西省密集出臺的這些規定,實際上都是山西省政府或者煤炭領域的這些人在積極地想辦法,所以我覺得這個對于全國的煤炭市場,尤其是山西的煤炭市場是一個好事情。”
張志斌表示,山西、陜西、內蒙等省份出臺的措施,“只要不違反市場規律,這些行政手段,以及促成企業之間的合作,都可以盡量去開展。”
不過,在業內亦有持質疑態度者。整體的市場需求并沒有大的改變,山西省政府的救市,類似于促成省內的大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簽訂長協即促成其他合作的政府措施,專家李廷表示,此項政策對大煤炭企業而言是短暫獲益的,但是這樣的措施也將讓更多的中小型煤炭企業面臨的競爭更加殘酷。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煤炭需求增速繼續放緩。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19.3億噸,同比增長1.8%,增速比2012年回落1個百分點,比2011年回落7.6個百分點。預測全年我國煤炭需求仍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煤炭去產能、去庫存的壓力依然很大。
在煤炭價格方面,去年9月份以來,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已經連跌10個月,大煤炭企業仍舊在持續上演價格戰,跌得很慘烈,動力煤市場尚沒有好轉跡象。
“如果你的措施改變不了整體的市場需求,就不可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李廷認為,目前的煤炭市場現狀是前幾年煤炭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
“這個市場救不了!”李廷表示,如果政府不救市,或許會有一部分企業主動退出市場,主動關停,政府方的救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自身調整的進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