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風波:從煤炭蕭條到民間借貸崩盤
風暴中平靜的“免費午餐”
因此,煤炭工業的低谷亦不可避免地波及政府財政,造成財政資金 “少收多支”。
7月16日,神木縣財政局局長劉小平稱,2013年第一季度,神木縣地方財政收入12.82億元,同比下降1.4%,這在全國大經濟形勢背景下,屬于正常下滑。
神木縣財政局總會計師張順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 2013年神木縣地方財政預計收入60.5億。今年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24.1億,距離完成半年任務目標差了6億。
不過張順平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縣政府會調整和推遲一些基建項目,而優先保證民生項目。
神木縣衛生局和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全民免費醫療、15年免費教育仍照常實施。2013年1月至6月,神木縣免費醫療支出9870萬元,免費教育支出1.65億元,無任何資金問題。
之前,在今年5月,神木縣政府宣布從今年起,計劃投入2.4億元再次提高15年免費教育水平:小學、初中、高中、職中年生均公用經費分別達到800 元、1000元、1200元、1200元,年生均免費教育經費(學雜費)分別提高到800 元、1000元、1600元、3680元。小學、中學(含職中)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天分別由原來的3.5元、4元增加到5.25元、6元。
“15年免費教育,年初預留了2.95億,現在我們打入到這個專戶里面是2.5億。按現在從財政來說,是完全可以保證的。”張順平說。
至于免費醫療項目,張順平向媒體表示:今年的預算是2.04億,上半年財政打入該專戶1.5億,這個數字較為寬松,足夠保證目前的運轉。
除了財政資金,神木民生保障的另一條腿是政府牽頭成立的民生慈善基金。
2011年,神木為應對煤炭資源枯竭成立了民生慈善基金,但兩年來,基金如何運作并未實現透明。神木縣一名接近民生慈善基金管理的人士證實,2011年3月28日基金成立的勸募晚會上,即達成了38.18億的意向捐款,但到2012年底,基金到賬金額只有近21億元。
民生慈善基金的籌資也多少受到煤炭工業蕭條的影響。此前,神木官方稱,爭取到2020年,使基金規模達到100億。但今年5月,基金理事長、原神木縣政協主席焦調瑜在接受采訪時認為這一目標“有困難”。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基金會達成了40多億元的意向捐資,但實際到賬仍未比2012年底增加。其具體金額為20.49億元,其中19.07億元為企業及煤礦捐款,1.42億元是投資收益。
“民生慈善基金總量不大,募集資金全部到位后人均占有額也只有8000多元人民幣,所以要將基金募集常態化,壯大基金規模”,上述接近民生慈善基金管理的人士說,“爭取到2015年,民生慈善基金規模超過50億”。
據報道,捐款被以5.52%的利率存入了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此后其中的10億元,以8%的年回報率交給了神木縣國有資產公司運作。
民生慈善基金設立的初衷就是未雨綢繆,試圖另辟一個“籃子”,使民生福利投入不再單一地依賴于受地方經濟波動影響巨大的縣級財政。“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保值增值,而不是扶持民營企業。基金投資區域不能局限在神木縣,不應與神木縣同坐一條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上述接近基金管理人士解釋說。
民生慈善基金的用途被分為養老、健康、助幼、扶殘、義工服務5個方面。根據公開信息,2012年民生慈善基金共支出5150余萬元。但基金使用與政府財政支出存在邊界,比如在醫療領域,基金并未用于支持免費醫療,而是進行“二次救助”,具體標準為,自費3萬元以上、不足5萬元的報銷 40%,5萬元-10萬元報銷 45%,以此類推,20 萬元以上的報銷 60%。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