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21%煤礦停產 GDP增速從第一到倒數第一
煤炭價格大跌使鄂爾多斯陷入了GDP危局,政府提出增產6000萬噸煤炭計劃以抬高GDP,多數企業卻不愿為此買單。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原本是一年中煤炭供應最紅火的時候,但2013年的這個月份,在鄂爾多斯通往包頭的煤運主干道包府公路上,卻是一片冷冷清清,看不到以前排起長龍的運煤車。
這是鄂爾多斯時下煤炭業慘淡的一個縮影。隨著煤炭價格的大幅下跌,鄂爾多斯的煤炭產業正經受著巨大沖擊。對于過度依賴煤炭產業的鄂爾多斯地方經濟而言,這是“致命”的一擊,一舉將當地GDP增速從全區第一拉到倒數第一的位置。
當地政府并不甘心,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中,仍提出增產10%的年度目標。
不過,這一次,市長的話沒有市場好使。鄂爾多斯的多數煤企并未執行政府的計劃,正在減產甚至停產,這讓政府計劃顯得有些一廂情愿。
受訪專家認為,凡是過度依賴資源的城市都要付出轉型的陣痛代價,但目前看來,有些城市還沒有習慣這一陣痛。
從第一到倒數第一
鄂爾多斯每年有近65%-70%的煤炭依靠汽車運輸。在包府公路運煤車輛必經的耳字壕收費站,工作人員表示,往年這個時期,每天通過這里的運煤車輛多達8萬輛以上,約合煤炭運輸量480萬噸,平均每小時就有3500余輛運煤車輛通過。而近1個多月以來,每天通過收費站的車輛才不到2萬輛,煤炭運輸量約在120萬噸左右。據此估計,鄂爾多斯煤炭汽車外運量大約下降了70%以上。
鄂爾多斯市煤炭局副調研員梁永杰表示,受市場因素影響,全市有21%的地方煤礦已經停產。
煤炭市場的低迷,受傷的不止是企業。來自鄂爾多斯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鄂爾多斯市地方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318.5億元,同比降低15.8%。鄂爾多斯地方經濟對煤炭產業過度依賴,如今付出了沉重代價。
多年來,依托天然的資源稟賦,尤其是煤炭產業,鄂爾多斯經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前瞻網獲悉,2002年,鄂爾多斯GDP規模為204億元,到2012年則達到3656.8億元,10年時間增長了近17倍,增速連續9年位居內蒙古自治區首位,人均GDP甚至超過了香港。
2012年,鄂爾多斯煤炭產量5.9億噸,折合產值約3000億元,占鄂爾多斯市GDP的80%。然而,過分依賴煤炭資源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從2012年1月開始,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792元/噸一路跌到今年5月中旬的612元,跌幅達22.7%。為此,鄂爾多斯2012年的GDP增速從內蒙古自治區首位一下跌至倒數第一。
2013年,鄂爾多斯的經濟形勢更不樂觀,一季度僅完成GDP約719.6億元,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2.1個百分點,如果任憑這種態勢發展,預計全年將比2012年GDP降低近700億元,降幅超過20%以上,幾乎等同于鄂爾多斯市的經濟有三個月處于停擺狀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